一个国家创新开放的蓬勃朝气,融入日新月异的时代脉动
“光腚屯”、“土改第一村”、全国小康示范村……数个气质迥异的名称,均指向同一个地方——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
70多年前,土改工作队在村里最古老的一片耕地上打下第一根桩子,也悄然间种下“求变”的火种;
上世纪80年代,不再满足于包产到户带来的收入,村办企业开始将铅笔卖往世界各地,“求变”,让元宝村一跃成了亿元村;
如今,当国内外的竞争更加激烈,元宝村又一次“求变”,开发出高端、绿色新产品,今年的订单纷至沓来!
从“土”中谋创新,在“改”中求奋进。一个村庄的点滴变迁,正是一个民族奋起直追、与时俱进的生动剪影。
浩瀚星空中,黑洞神秘而又惹人遐思。
历经10余年的艰苦准备,2019年4月,各国科学家合力“捕获”了一张黑洞“正面照”。
全世界为之沸腾。全程参与这项国际合作的中国科学家,被认为“在此次国际合作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海诺·法尔克说:“中国将成为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复兴号”风驰电掣到C919大飞机划过长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当一个个标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成果惊艳全球,世界在追问:一跃千里的创新中国,秘诀何在?
中国南海,波光潋滟。年过八旬的汪品先院士坐进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9天里3次“深潜”,人们惊叹“老人与海”的传奇,他却兴奋于亲历这未知的世界,会带来“研究的新意”;
中国西南的大山深处,平均年龄35岁的科研团队承担着“中国天眼”的调试任务。失败了重来,再失败再重来。三年不到,中国人设计制造的大望远镜所有性能指标达到验收要求,其中灵敏度和指向精度两项关键技术指标超出预期;
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张馨心和小伙伴们一道,将亚轨道飞行器“方舟一号”从图纸一点点变为现实。携带着太空生物实验舱,承载着少年们攀登科技高峰的热情和勇气,“方舟一号”在内蒙古成功发射;
……
蓬勃不息的创新精神代代传承,正是中国号巨轮在风雨中稳健前行的动力所在,更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制胜法宝。
80多年前,面对敌人劝降的纸笔,烈士方志敏这样写下对祖国母亲诚挚的期许——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而今,首届进博会的盛况犹在眼前,上海已经紧锣密鼓进入第二届进博会的筹备阶段。
参展的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250家,布展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国际企业界眼中,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这一“新型创新”将会“改变全球贸易模式的时间表”。
有人说,中国,“可以引领下一次全球变革浪潮”。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正不断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质,注入新时代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