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3期 >> 正文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努力振兴他留乡村——永胜县六德乡双河村他留文化生态保护区巡礼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09:56:35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他留三奇

有道是:“丽江他留三物奇,乌鸡红米火草衣”。

“乌鸡”就是他留乌骨鸡,因在山地林间放养,吃虫食草自然长大,所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香鲜,土锅清炖而食,更能益气补虚。诚如央视《中国小馆》赞誉:“原汁原味原生态,土锅土灶土味道。”他留乌骨鸡被列入国家级畜禽优良品种保护名录,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连续5年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进入了全国“一村一品”平台,获得了“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丽江他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在双河村南不远处,建立了“他留乌骨鸡繁育养殖示范基地”,每年出栏成品鸡2万余只、发售鸡雏10万余只,带动周边数千农户增加收入。该公司还在乌骨鸡养殖基地栽种核桃、嫁接梨树1万多棵,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又实现了乌鸡林下生态养殖。

他留红米远近闻名。他留人世代居住他留山,数百年来一直种植梯田红米。他留梯田红米虽属糙米,每亩产量最高也仅150公斤,但用它煮出米饭、制成粑粑,别有滋味营养丰富。他留人用梯田红米手工制作的他留粑粑,既是人们喜爱的日常生活美食,也是他留人过节祭祖、招待客人时的佳品。近几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在他留山建立了1000多亩红米种植基地,所产梯田红米畅销省内外。

他留火草衣来自大自然,保持古朴、柔软秉性,穿在身上冬暖夏凉,并以精妙的纺织技艺成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火草是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的野草,属菊科大丁草属中的钩苞草,每株多有7至10个叶片,叶片背面附着一层白色纤维绒毛,揉绒后可做“钻木取火”的引子,因此得名“火草”。每年六七月份,双河村的他留人就要上山采集火草,撕下叶背那层韧性强的纤维,接着把它头尾相接揉捻,绕到手摇纺车上纺成长线,再与麻线互为经纬织成火草麻布,然后缝成结实耐用的衣裙、挎包等衣物。由于火草叶片较小,仅采集做一件褂子的火草,就得采下火草千万片,他留人劳动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勤劳聪慧的他留人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火草衣。

火草衣是人类早期服装的缩影。据明万历《滇略》记载,云南火草纺织技术,最迟在1489年已经完备,距今已有500余年。现今他留火草服饰,色白微黄,搭配蓝或黑色,间以多色镶边,显得十分雅致。他留火草麻布服装,不仅用于防寒保暖,还可作为工艺品珍藏,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此外,羊皮褂也是人类最为典型的早期服装,流传年代久远。唐代樊绰《云南志》记载:“乌蛮……无布帛,男女悉披羊皮。”乌蛮主要为今彝族的先民。时至今日,在他留山仍能看到许多人在放牧、劳作时穿着羊皮褂,民间也还保持着熟制羊皮衣的技术。

他留火草布的织造工具,既有简单的踞织机,也有结构复杂的架织机,还有纺纱用的手摇单锭纺车。踞织机又名腰织机,因织布的人须蹲坐而得名。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贮贝器盖立体纺织场面”,展示了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使用踞织机织布的情景,说明踞织早在汉代就在民间普遍流传。时至今日,这种古老的纺织工艺,依然存活在永胜民间。双河二村的兰贵祥老人,五六岁时就随母亲兰品英上山采集火草,学习剥离纤维、绩麻、纺线技术,十几岁时她已能熟练织布缝衣。2010年,兰贵祥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永胜县在她家中设立了火草纺织技艺传承点。古老的火草衣制作技术,在今天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永胜县以双河村为中心的他留文化保护区,既是研究边屯文化不可多得的实体,也将成为“活态”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范例。在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机遇下,他留山将会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责任编辑 郭笑笙)

作者 何守伦 丽江师范专科学校教授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3期“发现•求证•争鸣”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