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心相通,巩固中老传统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中,民心相同不仅是重要的一通,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坚实的人文纽带,能孕育最持久的土壤生态,为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提供源远流长的民意支撑和文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考察云南强调,要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同。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两国,是真正的山河同脉、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云南积极搭建更多民心相通的交流网络和平台载体,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媒体、智库、专家学者等抱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合力。一是充分发挥云南省委、省政府推进中老民心相通统筹领导功能,做好民心相通的政策决策和政策制定。二是充分利用云南省委党校和省内各大高校的培训资源,深度拓展滇老干部培训,不断完善和充实干部考察培训和交流学习的素材内容,推动双方干部培训合作向纵深发展。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
坚持环保无国界原则,不断提升中老环保能力。中国政府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当前,中国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老挝正在开展应对环境变化策略和行动方案,这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目标和中国构建绿色丝路的想法高度契合,此外,老挝积极构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伙伴关系。下一步,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环境管理监测和宣传教育培训、举办交流研讨会及互派管理和技术人员等方式逐步加深云南省与老挝的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提升双方机构环境管理能力;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巡护和监测技术培训,共同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巡护,探索在跨境地区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作用,针对在老挝的中资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联合开展在老挝投资中资企业环保法律法规培训,为今后境外投资所需的环保政策提供引导和帮助。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吕琼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省情和资政研究院讲师
原载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6期“发现•求证•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