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的共同利益诉求
近年来,中国及南亚东南亚诸多自然灾害呈现出跨国际的特征,减少自然灾害带给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造成的袭扰和损失,是推动跨国际跨区域综合性防灾减灾合作和践行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至少造成8786人死亡,22303人受伤,800万人受灾,其中140万人急需粮食援助。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中国政府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在西藏受灾地区全面展开救援行动的同时,积极调配运力前往尼泊尔接回中国公民,并向尼泊尔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派出由62名搜救队员、医护队员、地震专家、技术保障人员组成,携带有搜救、医疗等有关救援设备和6条训练有素搜救犬,富有科学精神和经验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尼方开展救灾和安置工作。中国政府、军方集民间全力驰援尼泊尔抗震救灾,极大地彰显中国的国际担当和责任。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交流多元化持续推进,世界各国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节点,在超越国界的危机和挑战面前,协同解决贫困、饥饿、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等难题,是区域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南亚东南亚同全球一样,正处于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期,根据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自然灾害特征及管理水平的差异,切实加强能源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推进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南亚东南亚生产、贸易、物流、投资、金融与社会稳定发展,是在联合国综合减灾计划框架和“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区域防灾减灾合作新格局的重要抉择。
中国—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的实践路径
西南丝绸之路建设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发挥西南丝绸之路建设复合型和双向性的功能,符合中国—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合作的整体利益。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治理新阶段,推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务实合作,建立区际综合性防灾减灾体系,构建常态化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需补齐“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短板和提高灾害协同治理格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积极主导并建立孟中印缅地区防灾减灾合作体系,推进中国与泰国、老挝、越南、缅甸、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建立双边多向的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加强西南丝绸之路沿线灾害预测、预防、救助、重建、宣传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中国—南亚东南亚各国防灾减灾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展跨境防灾减灾技术咨询和决策服务,有利于促进灾害文化互鉴和利益共享。
中国和“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南亚东南亚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较大,汲取中国传统灾害文化中备荒机制、仓储体系以及救灾实践的养分,推进中国—南亚东南亚灾害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跨区域合作,借力防灾减灾强化中国—南亚东南亚利益共同体支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亦是“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阶段性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云南大学周琼教授。】
(责任编辑 王大林)
作者 聂选华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
原载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6期“发现•求证•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