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力从哪里聚”,推动资源再投入。一是强化资金供给。整合省级人社、扶贫、教育、农业、工会等部门用于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的资金,分部门分类别提高资金安排门槛,做大就业扶贫资金盘子;州(市)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二是强化人才供给。组织“万名专家进村寨”开展一线服务,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决策咨询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在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加强项目扶贫,增加吸纳周边帮扶对象就业的机会,扩大就业创业方式的选择空间。三是强化政策供给。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劳动力实行技能培训、工作安排“一条龙”服务,严格依据标准落实社保、误工、交通、求职、创业、培训补助,推进“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政策落实,积极推行劳务中介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转移输出就业合力。
聚焦“责往哪里落”,推动责任再压实。一是确保帮扶责任全覆盖。严格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挂包帮”制度,依据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名单建立“任务清单”,动态更新和跟踪掌握已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完善“稳岗清单”,根据脱贫摘帽计划安排,按月、按地区制定贫困劳动力输出计划形成“责任清单”。二是确保跟踪服务全覆盖。依托云南省驻外人力资源工作站和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建立的“云南娘家人服务站”,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跟踪服务体系。积极强化思想引领、提供人文关怀、选树优秀典型、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找到归属感,实现“出得去、留得下、干得好”。三是确保权益保障全覆盖。深化省际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合作,维护已就业贫困群众劳动权益,指导督促企业与其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尤 雅 香港城市大学硕士研究生
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5期“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