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0年 >> 第2期 >> 正文
驻县定点扶贫工作怎样发挥最优效能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8日 15:18:08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驻县定点扶贫工作怎样发挥最优效能

  ——财政部驻永胜县定点扶贫工作队工作回顾

  2018年1月31日,财政部驻云南省永胜县定点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永胜县。驻县工作队全方位融入中共永胜县委、县政府工作之中,共同谋划、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协助配合永胜县委、县政府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役。目前,2019年永胜县脱贫3513户12383人,5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97%,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均控制在2%以下,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

  发挥业务工作优势,遵循规矩指导做好资金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扶贫资金管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财政部先后出台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意见》等,为实现精准脱贫,提高脱贫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作队认真落实部领导关于“永胜县扶贫资金管理要走在前列”的指示要求,通过“六抓六定”的思路做好扶贫资金管理。一是抓制度建设,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定规矩”。围绕“扶贫资金使用到哪里、制度跟进到哪里,问题出现在哪里、制度完善到哪里”的核心目标,全面梳理查找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覆盖扶贫资金使用各流程、环节和层级的制度链条和制度体系,推进扶贫资金制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2018年以来,共出台资金管理制度10余个,包括整合、绩效、管理、报账等方方面面,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抓项目建设,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定用途”。围绕脱贫标准,工作队全方位参与到项目库建设,201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做到“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池。三是抓绩效预算,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定目标”。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全口径(专项扶贫、涉农整合和行业扶贫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初步建立起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长效机制。四是抓执行进度,为扶贫资金效益发挥“定时间”。通过定期通报、强化责任、定期督导等方式,不断加快预算执行。2018年扶贫资金结转结余率为2.44%,执行进度丽江市第一,全省名列前茅。截至2019年12月20日,2019年以前的扶贫专项和整合资金已经清零;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执行进度为96%,涉农整合扶贫资金执行进度为94%。五是抓督查问责,为扶贫资金使用主体“定红线”。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违反规定“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破规、不姑息,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六是抓能力提升,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定基础”。通过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多维度多视角动态实时监控扶贫资金,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推进以查帮扶项目,统一核算平台,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将“乡镇财政一体化服务平台”与省、市、县级财政一体化系统联通,建立了定期向政府领导报告资金收支情况的月报制度,拟定了岗位分工、票据印鉴、公文、对账、报账(拨付)等五项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协调各方资源累计培训超过500人次。目前,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等先后到永胜县来考察学习绩效等资金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在全省财政扶贫工作会议上及丽江市全市扶贫工作会上进行典型经验的交流。

  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永胜县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贷款4.04亿元,8498户贫困户获贷,获贷率为53.27%,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引进国投集团在永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缓解本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为永胜县PPP项目的实施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目前批复的授权额度8.4亿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协调国家农担公司在永胜设立办事处,为小微企业、种植大户、农户发展农业提供融资支持,担保融资金额目前已达到8000万元。协调新增烟叶3000担,优先由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