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境内,属于三江并流南部区域横断山系,“博南”曾经为永平县县名。如今整座博南山的最北部是一个2万多亩平均海拔2400米的“离天空最近的茶园”;最南端是拥有15万亩原始森林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金光寺自然保护区;博南山中部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博南古道翻越的地方。
古道在博南山上横亘千年,如今有的古道段落保存完整,裸滑石路曲折幽静;有的古道被落叶枯枝掩埋覆盖,尘封已久;有的长满了树木杂草,甚至有的树木已经又长成了皲裂盘曲的古树;有的则已经彻底坍塌成了另一种地貌,或者演化成了现代水泥路、柏油路、时尚街道。踏上那些保存完好却已沉寂的古道,一串串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让古道繁华喧嚣的历史生动如初;在古道穿行而过的村庄和坝子,古道的存在方式,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组标准的儿化音句、一道能调众口的黄焖鸡、一个至今还在经营的铁匠铺、一套集市上等待出售的马具、一本有刘彻名字出现的刘氏家谱等都是古道潜在的印痕。
事实上,永平或者说是大理,乃至云南的发展变迁,一直与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博南古道的发现与开辟,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意外收获。张骞第一次前往西域时发现了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这条道路被记载为“蜀·身毒道”,这条古道也就是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前身。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掌控朝政。经过前60多年的休养生息,大汉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大好局势让汉武帝底气十足,很快就有了办大事的想法。那时,他最想办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出兵北方,武力征服匈奴;第二件则是扩展南疆,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这两件事中,解决北方匈奴问题更迫在眉睫。所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期望联合西域各国解决匈奴的骚扰之患。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人组成的出访团从长安秘密出发,但不久就被匈奴俘虏,10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才乘机逃脱。几经辗转张骞来到了大夏国(今阿富汗西北部)。在大夏国,张骞在逛集市时,见到了四川筇县特产的丝织品、筇竹杖等物品。他推断:这些东西作为商品来到大夏,那就说明四川、身毒和大夏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来往,这也就意味着它们之间一定存在一条未知的国际通道。
公元前126年,张骞期待联合大夏抗击匈奴的请求被拒绝。之后他回到长安,虽然政治任务落空,但张骞还是从异域带回来了核桃、大蒜、葡萄、石榴等植物,后来它们也变成了中国历朝历代较为重要的种植作物。更重要的是,张骞还给汉武帝带回来了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和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西汉的国策。特别是根据之前在大夏国里的所见、所闻,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建议:寻找并打通从四川通往大夏的道路。
打通一条从西南地区通往印度、再通向西域各国的道路,既可以防止匈奴从西北割断通往西域各国的路线,确保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加强对西南夷的统治,一举两得,汉武帝遂采纳了张骞提出的建议。公元前121年,他派出王然于等3路使者前往西南夷寻找张骞所说的“蜀·身毒道”,其中一路使臣到了今云南大理洱海一带,被当地的部落——昆明族俘获,这条理论上存在的大路因此“终莫得通”。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募巴蜀地区士卒,将其与原来训练的水军合并,组成十万大军,发兵进攻滇王国。军队通过原来的五尺道,突袭滇池一带,当地的部族部落从未见过如此大阵势,大汉王朝的军队不战而胜。汉武帝遂以滇王国原有的土地范围为中心,设立了益州郡。他把刻有“滇王之印”的印章封赐给当地最高地位的部族首领,实现了“以夷制夷”的政治。
益州郡的设立,仅仅是汉武帝实现他在西南地区宏伟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很快,在排除了洱海地区昆明族的阻扰后,汉朝势力继续向西扩张。一路上,循着原有的“蜀·身毒道”路线,大规模的博南道建设和改造工程开始了。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孝武时,通博南山”,《明一统志》则载:“汉武通博南山即此,为蒲蛮出入之所”。这两段珍贵史料,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从汉武帝开始,中央政权就开始了博南山道路的建设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