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过民族”实现“千年直过”的成功经验
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与云南的实际相结合,领导“直过民族”实现“千年直过”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在“直过”之前,各人口较少民族群众遭受着剥削和压迫,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党中央从“直过区”特殊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给予这个特殊群体以特殊帮扶;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直过区”服务中,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实在在地为各族群众谋利益。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云南“直过民族”群众实现了对党从一无所知到坚定跟党走的飞跃。
坚持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跨越式发展理论认为,东方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自觉地改造社会,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但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论述了落后民族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可能性。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现了中国历史性飞跃,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直过民族”实现质的飞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坚持分类推进。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云南分地区采取了多种改革方式,分类推进“直过民族”进入社会主义。在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虽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但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景颇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直接过渡”方式。在保留着土司制度或处于封建领主制的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处于奴隶社会的云南宁蒗小凉山的彝族群众生活地区,采取“自上而下和平协商解决土地问题的改革方法”。在与边疆相邻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比较温和的缓冲区土地改革方式。在内地少数民族居住的高寒山区,采取稍宽于汉族地区政策的土地改革方式。在内地少数民族居住的坝区,对已经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与汉族大体相同形式的土地改革方式。
坚持久久为功。实践证明,特殊的长期帮扶政策,是“直过区”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通过特殊的直接过渡政策,帮助“直过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为使“直过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党中央和云南省各级政府均进行了大量投入,进行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安居温饱村建设、小额信贷扶贫、易地扶贫开发等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域采取特殊政策措施进行综合扶贫开发,比如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州推进”、宁蒗彝族自治县“整县推进”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景洪市基诺山乡等“整乡推进”。
坚持发展引领。云南“直过民族”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滞后。党中央实施“直接过渡”等民主改革,采取特殊的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直过民族”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直过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各民族在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中其乐融融,实现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安定局面。
长效化推进“直过民族”实现“百年跨越”
推动“直过民族”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坚持“千年直过”成功经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完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化推进,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使“直过民族”实现“百年跨越”。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百年跨越”,必须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树立长期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直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力支持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直过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
坚持制度化推进长足发展。总结“千年直过”经验,制度化推动“直过民族”聚居区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经济、政治、社会、干部等“直过民族”的特殊政策,将“直过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着力解决好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人才等突出问题。二是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总钥匙的论断,坚决打好云南“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解决“直过民族”所有问题的关键更需要发展。要把“直过民族”聚居区发展融入云南省发展大局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选准选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品牌经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多举措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把政府推动发展同引导“直过民族”群众参与发展统一起来,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实施好《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稳定实现“直过民族”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让“直过民族”实现“小康跨越”。三是制定“百年跨越”中长期战略规划。围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按照时代新要求,顺应“直过民族”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更好地激励和带领“直过民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使“直过民族”实现“百年跨越”,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直过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直过民族”群众在推进“直过民族”聚居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直过民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提高“直过民族”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鼓励开展职业教育,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源。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在领导“直过民族”实现“千年直过”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实现“百年跨越”中,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坚持各级书记抓“百年跨越”,鼓励各级干部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创新基层组织建设体制机制,加强“直过民族”聚居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高为“直过民族”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 从永刚)
作者 李永松 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农村处副处长、研究员
孙 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9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