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7期 >> 正文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15:05:15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对全州辖5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336个村委会、41个社区、3764个村民小组的乡镇文化站、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管理使用情况、队伍建设情况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掌握情况、厘清问题、总结经验的做法上,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举措。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基本情况

在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上,已建成面积均在300平方米或6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文化站含农场文化站共58个;已建成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的村(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336个,村级活动室建成率100%;全州已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室2066个,面积在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在建设乡镇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上,按照《中共德宏州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德宏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乡镇(街道、农场)宣传委员按副科级配备的通知》要求,目前按照副科级选好配齐党委宣传委员56名(专职50名、兼职6名)、宣传干事56名;56个乡镇(街道、农场)文化站共有编制人员217人,在编在岗专职人员145人;全州行政村、社区、18个农场办事处配有395名宣传员,有农村业余文艺队1139支。各县(市)从工作实际出发,相继制定出台了《乡镇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管理制度》《村级(社区)宣传文化员工作职责》。

在乡镇宣传文化经费保障上,根据《全州建制村、城镇社区宣传员工作补贴》要求,全州各县(市)均把宣传员工作补贴、宣传员培训经费以及乡镇(街道、农场)宣传工作经费纳入州、县(市)财政预算,除个别县(市)由于财政较为困难,一时难以及时发放和安排相关经费以外,其他各县(市)均能按月或按年将每人每月300元宣传员工作补贴、不少于3万元的乡镇宣传工作经费拨付到位。同时,按照《德宏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认真审核拨付每个乡镇文化站每年5万元的免开工作经费,为做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

注重组织保障,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县(市)党委、政府注重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加强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州、县(市)、乡镇、村(社)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了机构建立、人员落实、经费保障三到位,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注重项目整合,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近年来,各县(市)党委、政府注重项目整合,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兴边富民”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中心示范工程”“农村小广场大喇叭”“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脱贫攻坚农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基层党员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等,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相关附属设施设备。推动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地方台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工程、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通过采用卫星、无线、有线等方式进行覆盖。目前,全州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5%,有效解决了边境村寨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注重政府引导,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牌。在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注重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专业文艺团队、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民族节庆,组织村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党委、政府和各专业文艺团队、文化站的示范引领组织下,提高了村寨业余文艺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的节目编排能力和演出水平。有的乡镇结合实际,重点打造乡村民族文化特色品牌节日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的还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了乡村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效应,产生了经济效益,为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

注重培训辅导,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注重对农村文艺骨干、文艺人才的培训辅导,采取“请上来、送出去、走下去”的方式,认真组织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活动,加大群众文化培训辅导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州“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活动开展各类培训班1111期,活动涉及全州56个乡镇和农场管委会,辅导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为边远贫困村寨培养了一批永不走的文艺辅导员。

注重效能发挥,弘扬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注重对村民小组活动室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活动室效能作用,坚持“以用促管”,把农村活动室打造成为老年之家、妇女之家、民兵之家、青年之家和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村小组会议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及红白喜事举办点、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点“四家四室两点”十位一体,为建设美丽俭约型村寨,引导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村寨文艺团队作用,通过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编排成主题鲜明、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傣族嘎央、傣戏等群众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办法进行广泛宣传,使党的科学理论、富民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