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40年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前30年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人民全面发展的征程上,续写了重要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为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使中国人民无论是需要方面、能力方面,还是社会关系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虽然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条件,但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据此确立了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使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了富起来,为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就不仅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应用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既坚持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又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了现阶段的现实目标和具体要求。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而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经济、政治、社会的各种制度的演变和改进也是为了给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环境。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强调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从而把我国的发展进一步校正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上来,进一步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具有终极意义的理想转变为一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
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理论的认识,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部署、战略抉择、战略措施等。这就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和实践都提升到了更高水平和境界。
40年来,正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实现中国人民全面发展的初心,把推进中国人民全面发展的接力棒一棒一棒成功传递,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全面。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交往、身体素质、能力个性等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我们应该科学地、辩证地看待和评价前30年与后40年的历史,不能把两段历史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没有前30年的探索,就不可能有后40年的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决定并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经验,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缪 雨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6期“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