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19年 >> 第6期 >> 正文
新中国七十年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8日 15:15:12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分享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30年和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阶段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都有发展变化,但不管是前30年,还是后40年,我们都有一个根本的目标、根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进和实现中国人民的发展愿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贯穿我国70年发展的主题、主线。

前30年艰辛探索,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是“一切民族最后都注定要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所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首先在政治上获得了根本解放。这就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过去一切剥削阶级的社会,其本质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开辟广阔空间。所以,从1953年到1956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彻底消灭了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数千年的剥削制度,为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过去的一切剥削阶级的社会,人民之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发展,就是因为广大人民处于被统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保人民群众当家有位、作主有为,切实实现政治上的平等,我们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政权,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人民的宪法。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了国家权力永远平等地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为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毛泽东同志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导人民走上自由之路、实现个性解放的有效途径,是完成“创造新人”的唯一途径。为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消除文盲和半文盲、提高广大社会成员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措施。毛泽东同志还要求教育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要使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正是这些措施,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较快地实现了扫除文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的目的,极大地推进了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

消除一切可能导致人们地位不平等的体制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导致人们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根源。毛泽东同志也认为,平等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应该是使所有人在社会地位、威望和尊严等方面都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社会主义不仅要消除人们经济收入中存在的差距,还应消除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从根本上实现广大妇女的翻身解放。我国人口占世界近四分之一,而妇女人口占我国人口近一半。实现我国妇女个性自由解放和发展,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政治上赋予妇女参政权,积极引导妇女参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在经济上赋予妇女独立的经济权,并在同工同酬原则下,鼓励妇女参加社会劳动。在法律上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在组织上自上而下建立了有效推动妇女解放的各级妇女组织。通过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组织等措施,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建立了有力的社会保障体制,使中国妇女从几千年受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整体堂堂正正地成了“半边天”,其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得到自由释放,这是翻天覆地的人间巨变,也是我国人民全面发展的巨大成就。

由上看出,在30年探索中,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就是为了推进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正是这30年的伟大探索,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得到了成功实践,也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推进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