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
结合云南省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采取最有力的措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举全社会之力,支援脱贫攻坚。以政府为主导,县、乡、村三级联动,抓好脱贫攻坚各项措施的落实,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挥村级党组织及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以科技为牵引,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种植、养殖业,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路径,努力建成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完善农村低保、医保及养老保险,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以教育公平为根本,增加贫困村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深入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帮助困难家庭子女能上学,上好学。一是“控辍保学”。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无论如何,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坚决斩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一方面要扩大普通高中规模,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创造机会让更多初中毕业生读高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县职业高中作用,坚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贫困家庭学生技术技能教育和培训,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托底帮扶力度,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支持新业态灵活就业,强化失业保险支持。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激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招募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提供创业融资、参展参赛等服务支持;引导广大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就业形势;搭建供需见面平台,通过各种招聘会,让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实现双向选择;进一步加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构建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
高度关心关注农民工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数越来越多,农民工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社会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劳动者,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一是建议成立农民工基层党组织及工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营造理解、尊重和关爱农民工的浓厚社会氛围,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三是从制度上进行保障,改善其生活质量。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农民工薪酬落实制度、工伤赔付制度等以保障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四是从机制上进行探索,确保农民工在享用社会公共资源时,能够获得与当地人同等待遇,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能够获得公平教育机会。
总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贯彻到实处。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刘沧山 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5期“理论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