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只有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之源,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坚定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立场、历史唯物观点,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实处。
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之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就极其关注和重视人民的呼声,认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1843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只有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人的解放,进而全人类的解放之历史使命。人民的幸福、人民的解放自此成为马克思终其一生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主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人民是历史主体也是价值主体;第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目标也是“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群众唯物史观的清晰逻辑主线就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人的基本存在和发展方式,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现实运动、相对过程为表现形式。因此,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就应该是一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运动。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现实运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内涵,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论的逻辑起点和必然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创新论断就是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逻辑起点来看,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思想为基本精神和指导原则,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哲学光辉思想,才能对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精准的判断、概括和表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符合人民实际,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幸福等方面的需要在日益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只有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肌体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么,要不断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必然通过持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断满足以人民为主体、标准、原则的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逻辑。认真学习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内核的“八个明确”可以看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两步走”战略步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各个方面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向,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而“八个明确”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指引下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各个环节和方面的有机统一性。以“八个明确”为基本内核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之所以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缘于这种有机统一性。“八个明确”鲜明的价值取向性和有机统一性,又深刻地反映和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直接体现和最直观转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以人民为中心在当代中国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和统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治国理政理念和基本举措,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保障。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四个坚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四个坚持”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体、经济主体、文化主体、社会主体、生态主体的有机统一,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