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始终把握好创建定位,突出生态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示范村:核桃园村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大绿溪村以民族文化展演为特色,一字格、丫租村以传统村落保护与修复为特色,新房子村以产业发展为特色,小石板河村以搬迁新建体现民族元素为特色。
在生态特色方面,尽量恢复和保持原生态特色,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保护意识,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尽量不用现代建筑材料,不主张清一色的白石灰或瓷砖等外墙装饰。把握基础设施建设与示范村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在公厕的设计建设上体现独特性和与村庄原貌的和谐,在村内道路的硬化上尽量恢复青石板路,并注重村容整治的每个细节都能为生态特色服务。
民族文化特色方面,注重保持传统的彝族民居建筑风格,扶持推广传统民居建筑,发扬良好的民族风俗习惯,体现浓郁的彝族风情。注重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积极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为示范村建设服务。在示范村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活动,培养传承人,组建民族文艺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开发大型彝族迎宾歌舞《双河情》《夕阳红火》《敬酒歌》《古滇青铜乐舞》《秧鼓神韵》《白鹇鸟飞来》等一批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挖掘创作出了核桃园大型墙体画《山魂》、丫租历史典故浮雕《唐元蘇狭义图》和圆雕《牛引定居》。建成了核桃园、一字格两个彝族文化陈列馆和小石板河哈尼民俗陈列室,在丫租建设民俗文化传习室。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始终成为示范村建设活的灵魂。开展彝族火把节,春节开街、哈尼节日等传统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各方参与
注重示范村建设村民力量的发挥,规划和实施的项目让村民知晓,听取村民的意见,与村民产生互动,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搞好示范村建设的关键。以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示范村规划实施方案意见,方案出台后向村民张榜公示。召开村民会议听取项目实施各阶段意见和建议,做到每个方案的出台都得到大多数村民的通过,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每个项目的实施都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与参与。同时制定了特色村《村民事务民主管理公约》,进一步推进示范村有效治理。
示范村的创建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只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全区上下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除发挥民族专项资金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中的主导作用外,还主动争取“生态村”“扶贫村”等项目支持。在全区示范村创建中直接投入2500万元资金,除省、市、县投入和乡、村、组配套的资金外,整合其他各项资金1000余万元,占了总投入的近40%。在村民素质教育、科技培训等方面得到了多个部门的支持,使示范村建设壮大了物力和人力,扩大了影响力。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郭伊洪 尤建华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2期“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