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作为全国食糖主要供给方之一,全国17%以上的食糖产自云南,全省蔗糖产业主要分布在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玉溪市等9个州(市)。其中,临沧市、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是全省蔗糖产业核心区,不仅对保障国家食糖安全责任重大,作为最重要的农工紧密结合型产业,长期以来,对促进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以及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蔗糖产业对怒江流域农工结合型产业贡献明显
地区农业总产值重要组成部分。2011~2012榨季至2016~2017榨季,怒江流域蔗糖产业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从12.82%下降到5.39%,尽管下降趋势明显,但蔗糖产业的农业产值贡献率仍然达到5.39%,蔗糖产业通过对甘蔗种植业拉动实现的农业产值仍是地区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工业产值贡献作用明显。怒江流域地区工业增长对于农工结合型蔗糖产业具有较强依赖性,同时蔗糖产业通过制糖企业完成甘蔗原材料加工,获得的工业产值是各地区工业总产值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蔗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2017年,怒江流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9.90元,其中蔗农仅甘蔗种植人均收入达到1435.24元,蔗农作为蔗糖产业原材料供给端甘蔗种植的主要经营主体,通过甘蔗种植、销售获得蔗款收入,较之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蔗款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展合作经济作用渐显。蔗糖产业从两个方面带动邻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制糖企业积极开展甘蔗境外替代种植,通过共同经营甘蔗种植业为邻国种植结构做出了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境外替代种植返销收入逐年增长。
蔗糖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甘蔗产业政策执行不到位。云南甘蔗种植业被国家和省级划为糖料作物重点保护区,相关政策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种植技术提升与推广等方面,各地对于相关政策的细化措施相对较少,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已出台的政策效用得不到发挥。除此之外,自然灾害等对云南边境地区甘蔗种植业破坏力较大,蔗农利益损害较重,但在现有政策中,对于甘蔗种植业保险方面的保障性政策相对较少。
甘蔗品种单一和供给不足。目前较好的甘蔗品种“新台糖”在整个怒江流域的种植集中在某一两个州(市),甘蔗在成熟阶段拥有最佳的榨糖期,品种种植的过于集中将导致各期间甘蔗供给不均匀,部分甘蔗错过最佳榨糖期,影响产糖率,降低资源利用率,制糖成本逐步提高,对制糖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阻碍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蔗糖加工业劣势加大了制约。很多制糖新技术普及度较低,技术成果的转化率随之降低。制糖企业贷款压力大和流动资金不足致使生产经营和设备检修以及农民蔗款、运费兑付等方面存在困难,制约蔗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营销模式单一。食糖品种单一,很多农产品虽已采取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借助平台加大宣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各地区白糖的营销模式并未做出改变,仍以传统营销方式为主,不利于云南食糖产品品牌的建设、综合实力提升以及吸引消费者。
国外供给食糖对国内市场冲击。国外供给食糖在成本上的优势致使国内食糖销售价格遭到进一步压制,怒江流域地区制糖企业的食糖销售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出现销售价格低于制糖成本的现象,制糖企业经营效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