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云岭时评 >> 正文
云岭时评 | 让“美丽产业”成为“幸福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18:37:47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云岭时评评论员 何嵘

  “收入怎么样?”“现在一个月4000多元,旺季可以达到7000多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考察调研时同花农亲切交流,当听到村民收入还不错,他高兴地说:“你们这个事业搞得很兴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姚安县以花为媒 打造“美丽产业”。云南日报记者 段晓宇 供图

  鲜花是幸福美满的象征。云南花卉产业优势突出、覆盖面广,其兴旺发展不仅关乎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在推进花卉产业发展中,应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能和收益水平,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打造“幸福产业”,核心是联农带农一起走。通过构建关系稳定、联结紧密、权责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可控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股份分红等多维增收机制,农民可以变为股东、工人,一份土地拿到多份收入,权益更有保障。

  宾川县种植的三角梅。云南日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安建雄 温昌盛 供图

  打造“幸福产业”,还需注重就近就地就业。通过挖掘产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并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措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取得相对较高的收入,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如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通过“村集体入股”模式,让300余名新型职业花农在家门口实现技能变现与身份转型,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和幸福,这是云花产业的一体两面,相互统一、相得益彰。我们要更好地把产业发展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让更多“幸福产业”扎根沃土、发展壮大,让每一朵鲜花都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载体。

  (责任编辑 苏宇箫)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