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评论员 朱婧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其中苹果产业发展尤其引人注目。
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是昭通苹果生长的适宜条件,苹果们晒出了“高原红”,一口咬下去“甜得没道理”,还能在朋友圈晒个糖心。因为有“早、甜、香、脆、艳”这些特点,昭通苹果走俏市场也就水到渠成。今年4月,昭通苹果首次随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成为保供鲜食水果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昭通苹果更加“红”了,名气大涨。
昭通苹果“昭阳红”。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 供图
昭通有8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一路走来,科技赋能在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精深加工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力推动苹果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带动农民不断增收。
首先是栽培模式不断走向现代化。曾经,昭通苹果一度被调侃为“丑苹果”,为改变苹果的卖相,昭通市以科技赋能,栽培更加规范化,在3.5米为行距、1米为株距的种植基础上,一亩地种植192棵苹果树,其中,每隔9棵果树便种植1棵授粉树,授粉期放蜜蜂授粉,以保障授粉的稳定性,改变了苹果的“丑样子”。
其次是管理技术不断走向现代化。除了尽可能扩大规模,昭通市还利用科技赋能果园的种植管理。通过抓好新植果园建设,紧盯老果园提质改造,全力推进百万亩南方冷凉高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昭通市“昭阳红”苹果产业基地是全国单体种植规模最大的10万亩矮砧密植苹果园,基地采用国际领先技术种植,有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植保监控、防冰雹网,能节肥、节水、节土地,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提高30%,这里成为引领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标杆。老果园通过提质改造,以前产量不高、优果率低等难题被一一破解。
现代农业技术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 供图
从田间走向市场,水果要卖得好价钱,物流环节影响颇大。为提升“昭阳红”苹果品质,昭通引进苹果智能分选线,建成4万吨的库容冷链物流园。以前人工分选,耗时耗力,标准不一,如今引入智能分选线能快速完成机械上料、自动清洗、智能检测、分类输送、自动封箱。分拣环节效率大幅提升,冷链、冷库建设不断完善,苹果最大程度保鲜,极大地解决了坏果率高引起的销售问题。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昭通苹果从最初的158株苹果苗长成了面积85万亩、综合产值130亿元的大产业,带动52.7万果农增收。
苹果丰收。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 供图
昭通苹果如何“红”起来的其实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问题——如何依托自然禀赋把苹果种植得更好?种得好如何实现量产?量高如何保证质优?昭通苹果产业在全产业链实现有效提升,给出了答案。如今,苹果能以斤卖、以盒卖、以颗卖,苹果产业正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朝着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