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调查研究 >> 正文
【原创】“四个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14:38:34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周家纬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四个着力”,把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文明讲堂等积极作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诚信建设,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广泛开展对党和国家有忠心、对父母长辈有孝心、对社会有爱心、对伙伴有诚心、对发展有恒心、对自己有信心的“六心”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形成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新风尚。要真切感知、感动人民群众,“带”出群众中的先进模范,“讲”出群众自己的故事,“做”出群众精神文明新风尚。要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带出一批思想觉悟高的乡村骨干,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身边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迹,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着力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农耕文化进校园工程,建立农训体验基地,增强青少年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推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划定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农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对历史文化古村、传统村落、自然风光独特村及民族村寨等,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探索设立村庄建设保护红线,推动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促,充分彰显地方风貌等内涵特质。支持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用好民族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档案工作,抓好名镇名村志、特色志等编撰。

  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建设,逐步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文化业态,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实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扶持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优秀演出团、特色文化产品。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活动。

  着力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要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县、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科普教育,倡导健康生活,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文明节俭办婚礼和治丧,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建“生祭坟”等陈规陋习。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或相应的群众自治组织,落实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积极稳妥推行火化、改革土葬,有效遏制散埋乱葬,大力倡导生态殡葬。

  (责任编辑 苏宇箫)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