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勇钢
创新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推动顶层设计落地、提升治理效能的有效方法。然而,当前一些基层部门患上了创新强迫症,文必见“创新”,言必称“创新”,行必举“创新”,各类披着创新外衣的伪创新政策和做法层出不穷,创新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实属瞎折腾。
纵观这些伪创新行为,可谓五花八门:一些工作明明内容大同小异,却绞尽脑汁玩文字游戏,改个名字、换种说法,甚至不惜用“首创”这类的溢美之词;有的冥思苦想编经验,工作还没破题,经验却出了一箩筐,可以说是“想象式创新”;有的搞所谓“亮点式创新”,热衷于形式上的花架子,比如同类型的政务服务App重复开发,最后缺乏维护,不了了之......诸如此类,经过包装的伪创新,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则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贻误工作,折损政府公信力,挫伤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工作者的积极性。
归根结底,伪创新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是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错位,也折射出某些考核工作的指挥棒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一味钻研用“创新成绩”为自己的履历添光加彩。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喜用“亮点”“新意”来评估工作结果,导致传递出“创新创得好就是干得好”的错误观念。
如何让创新工作不落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关键在于求真务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须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务实作风,了解基层实况,充分调研,多从适配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创新。只有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才会让创新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同时,要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加大对创新举措实际效果的考核权重,并在考核中加入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防止玩文字游戏的伪创新通过考核。要构建创新容错纠错机制,精准识别伪创新,同时给基层和地方改革者更多改革空间,地方才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实践中激发热情,创造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