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共建 礼赞青春
——读《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1950—1979)》有感
作者 殷著虹 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同书写的历史——外地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口述史(1950—1979)》(以下简称《口述史》)一书,是在云南大学李志农教授的带领下,由云大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们共同撰写而成,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于一身的地方性文史资料。书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方和学校党组织分别选派了一大批外来干部支援云南迪庆建设,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与当地干部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深扎根高原,积极贯彻党“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带领少数民族同胞一起斗争、生产,巩固了迪庆民主改革的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为云南边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这段历史。
李志农教授带领团队奔赴昆明、丽江、大理、迪庆多地,对40余位于1950至1979年间进入迪庆的外地干部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并根据受访者口述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形成了这部《口述史》辑录。受访者中有迪庆民主改革时期的工作队员、参加过平叛斗争的战士,以及后期支援迪庆工作的医务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等,还有一部分支援人员的直系亲属,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正是把他们的访谈记录作为了这部作品的叙述点,使得该书由一个个个体集结成了群体记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呈现“小故事、大主题”的特点,保持了客观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迪庆,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生活相比于内地有很大的差距。1950—1979年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支支建设队伍、工作队伍克服生理、心理及生活、工作条件上的重重困难来到迪庆并长期扎根在这里,与当地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团结互助,共同推动了迪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沧桑巨变。《口述史》以“个体实践写进发展的历史”的形式,通过主体视角展现共同建设迪庆的记忆,文字描写简约,彰显出“口述”的原貌,又生动表现了外地干部以高原为家,不计名利的进取精神。李志农教授认为,扎根式外地干部在建设迪庆实践中与当地各族民众深度交融,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历史根基,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范例,有着极为丰富的当代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迪庆人,我们都是幸运者,党的关怀已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幸福生活的道路。记得20世纪60年代,迪庆流传着这样一首诗:“一把二胡一本书,工作之余自种蔬。不怕生活有困难,风霜雪雨把头梳。”道出了外来干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奋斗人生。《口述史》把这种精神集中反映了出来,正如《序言》中所概括的:“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践行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表。”通过这本书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一段峥嵘岁月,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关怀,在派出援建干部队伍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培养当地民族干部,使迪庆少数民族干部快速成长起来,为迪庆的发展不断接续力量。
我带着无尽的敬仰读完了这本《口述史》。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把我带进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迪庆,它像一部回味无穷的老电影,讲述着迪庆的沧桑岁月和日新月异。书中的《阿巴老周》《共产党的“门巴”(医生)真是活菩萨》《翻雪山、过溜索》《我和藏族同胞分不开》《让少数民族学生过语言关》《养路为业、道班为家》等生动感人的篇章,刻画出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而他们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迪庆这片热土上。这部《口述史》也是我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好教材,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去深入阅读。
这部《口述史》的写作风格简单朴实,没有刻意渲染曾经的历史样貌,没有脱离实际空泛的说辞和口号,借由一个个鲜活的支援迪庆外地干部的人生故事,深描迪庆社会变迁脉络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通过这本书,让我们记住了周汝泉、殷全安夫妇、徐洪夫妇、樊槐夫妇、王境、赵治齐、彭晓富夫妇、杨公衍等一批老一辈的外地干部,让我们有幸再次回忆他们的青春过往,再现那些团结一心,互助互爱的奋斗岁月,它将激发我们,凝聚手足之情、珍爱和谐安康,去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迪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