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国良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云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作出部署。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主动思变谋变求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建设。
进一步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政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文化和旅游领域涉及面广、关联度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改革为民。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推出更多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改革举措。坚持系统观念。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等关系,统筹好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问题导向。云南正处于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必须直面顽瘴痼疾、刀刃向内,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以改革助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抓改革、促发展,围绕“文化兴滇”行动,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围绕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突出重点领域,明确方法路径,做精做优做强“八大业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制定并实施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全面推广具有云南特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创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100个以上金牌旅游村和10条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打造10条以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推动接待乡村旅游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持续增长,让更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二是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出台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旅居云南标准体系。当前,以乡村旅居为重点,总结推广“土瓜冲”“六郎城”“曼海村”等典型经验模式,推动乡村旅居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统筹各旅居业态协同发展。培育一批文旅名县,加快打造“旅居云南”旅游升级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加快跨境旅游合作提升开放新水平。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和跨境旅游合作三年行动,用好单双边免签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推出更多高品质、国际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力争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650万人次,其中海外过夜游客同比翻一番。四是常态化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树好新形象。落实“厅局长坐诊接诉”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旅志愿服务,持续做好为游客服务10件实事,纵深推进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坚持典型案例定期发布、“红黑榜”公布等做法,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实施“文化兴滇”行动,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一是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用好云南艺术基金和重大重点题材扶持资金,创排话剧《扎西会议》、杂技剧《野象谷》等一批重点剧目,提升话剧《澜沧水长》、音乐剧《绽放》、滇剧《忠诚》等一批现有剧目,推出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佳作。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构建城市“15分钟”、乡村“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办好“四季村晚”“彩云之南等你来”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今年建成6个文化睦邻示范区、10个国门文化交流中心、10个国门文化友谊广场、16个国门书社、10个国门文化传习馆、10个边境文化幸福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精心组织我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扎实做好滇缅公路申遗前期工作,积极探索推进传统村落打包申遗,持续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今年新增500名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个以上非遗工坊,到2025年新增100个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文旅人才队伍。把人才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一是实施“云旅英才”支持计划。出台3年300名旅游人才扶持若干措施,实施“万名文旅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实践合作,组建旅游发展智库,实施金牌导游、金牌旅游管家、金牌主播、金牌职业经理人“百名人才”培养项目,培育一批行业发展急需、具有高水平业务能力的策划、服务、管理人才,以高质量人才供给,支持“三创新一创优”。二是建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把新剧(节)目展演、青年演员比赛、群众文化“彩云奖”等打造为人才孵化平台,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养更多艺术、非遗、文物、公共文化服务等实用人才,让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