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记者 刘薇薇 自建丽
背景
夏日滚烫,青春粲然。这个暑期,青春的活水奔涌遍及广袤的云岭大地,全省各高校纷纷组织学生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厚植家国情怀。
话题
广袤的大地是学习成长的鲜活教材。7月中下旬,“石榴红·青春映边疆”云南民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11个小分队的师生们走入全省9个州(市),实地到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的有关地点,寻访亲历者,察看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们用心感受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征程,深切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岭大地的生动实践。
行路
在脚步中体认精神的力量
“好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从施甸县城进入善洲林场(大亮山)的盘山公路,不时会遇上山体滑坡......
进山的路上,云南民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第四小分队的同学们,一路经历了从盛夏到深秋的温差。从清晨的昆明南站出发,师生们经过数次换乘数小时颠簸,最终于太阳落山前,顺利抵达此行目的地——善洲林场。
“我到善洲林场30多年,和老书记共事20年,我很珍惜那一段难能可贵的时光......”杨善洲曾经的同事,现任杨善洲干部学院教研部部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周波,是杨善洲生前最亲近的伙伴。他带领实践团师生们探访了杨善洲故居,走进老场部,徒步3.8公里进入善洲林场瞭望塔,一路将跟随杨善洲植树造林的故事娓娓道来。
从“老窝棚”里冰冷的床榻,到老场部里漏风的土墙,从老书记家里漏雨的屋顶,到大亮山守护者们历经风雨肆虐累积下的一身疾患,荒山染绿的背后,是杨善洲整整22年的坚守,是几代林业人前赴后继的奋斗足迹。
“过去可能更多是从新闻报道、影视作品中去认识杨善洲老书记,当我们真正走入大亮山,走到老书记当年的伙伴身边,聆听他们的讲述,我才真切感受到当年大伙儿植树造林的不易,对杨善洲精神的认识更丰满立体了。”走在杨善洲当年走过的泥巴路上,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生温苏艳深有感触。
“万亩林海的诞生与延续,固然离不开老书记的真情付出,但也不可忽视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就像每一位去到善洲林场森林派出所的新人民警都要种下一棵代表自己的树那样,这不仅仅是守林人的情怀,更是对杨善洲精神的坚守,只有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才能使老书记承诺的‘要还给子孙后代一片绿洲’变成现实。”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2023级硕士生章梓洋说。
“天天坐在教室里面听思政课,会让同学们觉得枯燥,真正走出来,走到故事现场,走到人民群众身边,可能比坐在课堂里听更有收获。”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甄昕宇认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云南的山川田野间来讲,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行走的思政课’就是要利用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和生动的社会实践场景,引导学生们在行走中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地观察与感受,亲身体验到不同地区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感受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联系。”
探索
教法、学法与行法如何有机融合
每一处地标见证一段历史,每一位受访者身上蕴含一段独特故事。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师生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殷切嘱托,矢志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秉持读书报国之心,积极投身于祖国边疆建设;在白鹤滩水电站,“大国重器”让师生们深深震撼,大家明白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更坚定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决心;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与时代楷模张桂梅近距离交流的师生们难掩激动,张校长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燃灯精神”和女高师生们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深深激励着大家,也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借助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云南民族大学积极探索教法、学法与行法的有机融合路径,遵循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将价值立场转化为具象实践,不断延展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半径,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将学生们的认知触角延伸到云岭大地各个领域,师生一起构建起学习的磁场,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观察和体验,强化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
“我们紧紧围绕‘八个一’实践任务,即带领学生们进行一场集中学习、开展一次实地调研、开展一场基层宣讲、收集一批珍贵资料、挂牌一批实践基地、制作一批新媒体产品、遴选一批优秀实践案例、开展一次集中交流分享,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实地到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的有关地点,上好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上好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社会实践课,同时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云南民族大学团委书记李文义告诉记者。
实践
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在正式开始之前,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问问大家,大家都是什么民族?”在杨善洲干部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来自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23级硕士生郎雪妤正在与保山市青少年宫的孩子们进行互动。
“汉族”“布朗族”“彝族”......孩子们积极应声,
“我听到你们的回答啦!”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郎雪妤慢慢走上讲台:“无论是汉族、彝族、布朗族,还是佤族、傣族、景颇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正如开头那首歌里唱到的,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那么,什么是家,什么又是一家人呢?就是辽阔的疆域,我们共同开拓;悠久的历史,我们共同书写;灿烂的文化,我们共同创造;伟大的精神,我们共同培育,是不分你我,血脉相连,风雨同舟......”
“第一次面对孩子们,看到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又感觉到他们的认真、专注和尊重,很是幸运,感谢他们帮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宣讲。”下课后,小郎同学难掩内心的激动。
“开展一场基层宣讲”是此次学校对实践团成员的要求。在宣讲之前,师生们搜集了尽可能多的素材和资料,磨了很多轮讲稿。郎雪妤告诉记者,通过分析宣讲对象的年龄段、生长的环境和背景,大家最后采取了“宣讲+绘画互动”“宣讲+书法练习”的形式,面向青少年开展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境思政课教学,希望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小朋友心中种下一颗颗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作为目前云南省唯一一所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高校,云南民族大学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领域,坚定不移把学校建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以实际行动服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师生们瞻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深刻感受到各民族之间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力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郑家庄,师生们实地察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场景,切身体悟郑家庄“7个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老乡,师生们参观了班洪抗英纪念馆、班洪四大嫂饭店陈列馆及回信文化长廊,深入了解沧源阿佤山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用心发现那些守边固边的感人故事......
在探访调研过程中,师生们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志愿服务与活动紧密结合,面向当地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0余场,辐射群众2600多人次,收集多份珍贵的文字、影像、口述史资料,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学校还在此次走访的9地挂牌“云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未来,学校将依托这些实践基地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实践教育,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连接,将会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