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宏 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三个更加注重”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整体性、重点性、导向性,蕴含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品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强调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蕴含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要求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整体观、全局观、大局观和系统观,坚持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来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落到改革上,必然是全面而深刻的,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中国式现代化愈往前推进,改革涵盖的领域就愈广泛、触及的矛盾问题就愈尖锐、涉及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愈艰巨,就越要在“全面深化”上下功夫。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改革,是全方位、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的,这必然要求更高水平的系统集成,集中力量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的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协同,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一致配合、在落实过程中相互协同、在成就效益上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国家治理各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强调改革的针对性和重点性,蕴含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多个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一矛盾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突出“七个聚焦”重要内容,明确了各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强调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蕴含“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从“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着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抓住改革开放的重点、社会关注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焦点等问题,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强调改革的实效性和导向性,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创造历史伟业。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书写者,还是历史的检验者。必须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决定》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最终要落实到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改革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改革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改革举措就是人民群众发明和创造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改革依靠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由人民来评价,人民的感受最真实、最直接,因此,人民是我们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终评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