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永建 谢雨彤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成为基层管理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如若人们对手机应用功能产生认识偏差而形成工具依赖,那么它将是一把“双刃剑”,会助长“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良风气。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地方工作上存在的形式主义,提出明确要求和有力举措为基层减负,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各级组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筑牢思想堤坝,强化规划统筹,提高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防止加重基层负担。
清醒认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现特征。一是心理上对手机应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具备人性化、多功能等优势,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公共事业单位支撑办公、管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普遍存在一哄而上、凡事皆用的问题,造成信息泛滥。二是方法上陷入数据主义的“繁琐哲学”。过度追求手机应用程序的便捷性和泛在性,把党支部、党员等管理服务对象“捆绑”在手机上,如频繁打卡、拍照上传等,忽视了实际工作落地执行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过度留痕的异化表现。三是行动上脱离群众实际需求。过度依赖手机上的政务应用程序进行管理,无形中将手机当作了管理对象,却忽略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反馈,导致管理决策与实际执行相脱节。
深刻认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思维层面的工具理性是根本。一些基层管理部门对手机应用程序功能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技术手段可以完全替代人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忽视了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暗长,认为不用到基层调研,运用手机自带的各种App就可以轻松获得统计数据。但这样的工作方式必然会拉开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应付检查的潜在心理是“温床”。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在处理时间紧迫的工作任务时,一些部门认为把“填表式”工作完全通过手机完成即可,但这样的方式会让工作陷入套路化、表面化。
着力克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倾向。一是深刻转变思想认识。各级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手机、电脑等只是辅助性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创造性劳动,尤其在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更应该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关注群众需求,注重实际效果。二是打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影子”,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实地调研,运用“一线工作法”,用双脚丈量基层空间,用真心体察村情民意,确保管理决策与基层实际、群众需求的契合、适配。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应避免单一化的“数据”考核、僵化的痕迹管理,将考核的重点转移到基层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上。四是着力推进区域性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克服各级部门“自成一体”的本位主义,消除部门间、行业间存在的“信息孤岛”,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信息的整合度和共享度,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全面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特别是基础信息的自动抓取、分类统计、分析研判等数智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基层工作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数智支持。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改革创新,切实克服各种新的、隐形的形式主义,提高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推动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