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 正文
把握新趋势 加快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4日 10:12:02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苏文苹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需求潜力所在,对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云南省实现以绿色为底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需要。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人口流动趋势发生变化。一方面,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化动力依然强劲,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但新增进城务工人员规模将趋于下降。另一方面,全省的地域差、不同规模城市间的能级差仍然存在。人口流动由乡与城之间的流动逐步发展为城与城之间的流动。滇中城市群将继续成为全省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

  城镇化格局渐趋优化稳定。全省“一圈一核两群一带”的城镇化格局将不断优化,省会昆明的核心作用持续加强,昆明都市圈建设走深走实,滇中城市群将继续成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中心,沿边城镇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都市圈、城市群、县城、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也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

  城市发展方式加速转型。一方面,城镇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城的动力也从打工谋生实现经济能力提升向子女教育、就医养老、文化生活多样化等生产生活生态整体兼顾的多元动力转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在突破传统要素市场束缚的同时,也加速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正在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流空间”和“流渠道”的建立实现要素流动,促进原本被隔离的城乡异质性的二元结构向同质化的一元结构转化,达到城乡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多维度等值化。目前,云南省已基本打通从乡到城的“流空间”和“流渠道”,城乡融合的内在驱动机制已逐步形成。

  推动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以“三大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产业发展对人口吸纳的“稳定剂”作用。一是根据不同城市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二是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养生养老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在条件适宜的城市布局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配套产业。四是鼓励招大引强和以商招商,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参与城市主导产业投资开发,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做优城市企业体量,拓展城市就业容量。

  以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相衔接,健全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非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二是探索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过渡性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社会保障待遇。三是探索构建中老年农村人口进城安居友好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进城中老年人员的关爱和帮助。四是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并逐步将保障范围扩大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五是以资源向城镇的适度聚集来增加城市吸引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但不能刻板地追求资源向县城的聚集,应当同时兼顾布局中心集镇。

  以优化调整行政区划为重点,拓宽城市和城镇空间区域。一是不断完善中心城市行政区划,适度拓展中心城市行政管理幅度,推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作用的地方设市,推进新区、开发区等功能区纳入或有序转为城市行政区。二是在县城有序推进街道办事处设置,推进县级市和县政府驻地镇改设街道。三是科学规划乡镇设置,稳妥推进撤乡设镇。四是按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村民委员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变。

  加快滇中城市群发展,发挥不同规模城市和县城的核心载体及辐射作用。推动滇中城市群机制创新、编制高质量的昆明都市圈规划、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曲靖副中心,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推动昆玉协同发展、昆楚协同发展、麒沾马组团发展、蒙个开组团发展等,将成为今后推动滇中城市群发展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转移提供空间和阵地。

  加快沿边城镇发展,为人口集聚、扩大开放、强边固防作贡献。加快推进沿边高速公路、沿边铁路等边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完善边境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加快推进瑞丽国际陆港新城、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河口口岸城市建设,提升沿边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强边固防能级。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西部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2023-PP-03)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2023Y084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