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异馨 云南大学
费孝通(1910—2005年),江苏省吴江县人。他一生致力于探寻适合中国文化与社会传统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卓越学者。他在对中国社会不断调查、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的观念转向,其思想精髓永远闪耀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为新时代云岭大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光和热。
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深厚家学和行医救国的观念影响下,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医学预科学习,1930年转入北平的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师从近代中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1933年,费孝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公费留学资格。费孝通偕新婚妻子王同惠共赴广西大瑶山进行社会调查。1935年末,在调查途中王同惠不幸遇难,费孝通重伤,调查被迫中断。次年年初,费孝通将亡妻所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写成《花篮瑶社会组织》。吴文藻高度评价此文以“功能法”来实地考察一个非汉族社区的文化,有力地扩展了中国的社区研究。
在老家疗养期间,费孝通对家乡附近的开弦弓村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1936年,费孝通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1938年,费孝通依据在开弦弓的田野资料,整理发表了博士毕业论文Peasant Life in China,中文译为《江村经济》。马林诺斯基教授在该书序言中评价道: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1938年10月,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费孝通来到云南大学任教。1939年,费孝通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联合成立社会学研究工作站,次年随工作站迁至呈贡县古城村的魁星阁。工作站以“魁阁”命名,网罗各界知名教授,秉持“习明纳”式人才培养方式,形成魁阁之风,为中国社会学培养了众多人才。1938—1946年间,“魁阁”主持了针对农村、工厂和少数民族社区为主的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成果卓著。在这段学术求索中,费孝通与西方学术有关传统与现代的理论和中国的文化构成了广泛对话,他的现实目标可归结为“乡土重建”,其学术思考围绕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展开。1943年6月至1944年6月,费孝通赴美访学,将其亲自参与调查的《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禄村农田》一起编写成《云南三村》一书,在美国出版。
1988年,费孝通提出了精辟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述,引领了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费先生“行行重行行”,接续了他的“乡土重建”事业, 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致力于小城镇建设以及城乡、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的调查研究,发表了《重访云南三村》《小城镇大问题》《凉山行》《沂蒙行》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1979年,69岁的费孝通领衔社会学重建工作。他认为重建社会学最忌讳速成,不能照搬西方的社会学,而是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国家要求的新的社会学。1979年至1985年,费孝通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1980年至1981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开办社会学讲习班,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至1985年,“教材”与“用人”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重建工作的第一阶段已初步完成。
1997年,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强调社会学要对孕育和培养“人”的文化加以研究,而这需要文化的“自知之明”。2003年,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费孝通进而提出“将心比心”的原则,用以考察中国文化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部分,以此将社会学的研究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2005年4月,费孝通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