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式现代化体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09:47:52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兰青松 段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国特色”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根”和“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沃土和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既非先验性的存在,也非偶然性的创造,从根本上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所规约,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凝结而成的核心思想观点、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等,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价值观念和精神动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任何现代社会都不可能是纯粹的现代性社会,而是现代性与传统性兼而有之的社会”,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拥有数千年中华文明滋养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其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的“民为邦本”“保民养民”等理念,在《尚书·五子之歌》就有记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传统,在《正蒙·乾称篇》中系统阐述,包含着人民对土地宇宙的敬畏与热爱,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洽万物的状态;记载先秦时期典章制度的《礼记》,有着丰富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理念,呈现了中华文明关于理想社会的早期构想,旨在构建一个物质和精神富有的理想世界。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不懈奋斗、顽强斗争,这些精神都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班上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模式,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为其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理论主要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思考与追问,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经验与现实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认识,为我国探寻现代化奠定了思想遵循与理论基础。而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我国在借鉴西方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时,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具体实际和文化血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涵盖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层面,明确发展中的“自我”与“他我”的关系、边界与张力,在“变”与“不变”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活和唤醒,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与时俱进的永恒魅力,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要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对经济基础建设和人民精神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激发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潜能,坚定不移走好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