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泠泠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明确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既是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最终目标。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提出的文化使命任务,是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要心系“国之大者”,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吸收养分,做好文化传播,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地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把文化自信摆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坚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是重要支点、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