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 正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明之花映宜良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16:32:57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刘中政 中共宜良县委书记

  宜良位于春城之畔、明湖之滨,从千年文化遗存,到百年滇中粮仓、百年宜良烧鸭、百年滇越铁路、百年花街传承,孕育了“越是向阳越灿烂,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城市品质品格。近年来,宜良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攻难点、解痛点、疏堵点、抓重点,移风易俗倡新风、文明之花映宜良。

  健全机制聚合力,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宜良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全县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四方面治理重点,指导全县117个村(社区)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二是开展整治攻坚。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思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大宣传、大承诺、大践行行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五进”宣传工作,以宜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吉祥物“宜宜、良良”为代表,推出相关主题彩绘;以“一句话”微宣讲为载体,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宣传各地先进典型和政策文件。三是完善落实机制。县党代会、县委全会和县两会专门安排部署,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形成“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视察指导、各专项工作组具体协调、党政部门各负其责、群团组织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引导推进、人民群众监督问效”的工作机制。

  移风易俗革陋习,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宜良顺应时代发展和群众期盼,积极探索创新,坚决破除陈规陋习。一是发挥示范带动。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聚焦红白喜事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探索实行“两报告、一承诺”机制,要求党员干部操办宴席必须报备宴席桌数、烟酒使用等情况。二是强化服务推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动员离退休干部、老党员、村“两委”干部等,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和乡贤理事会,纳入村规民约,发动群众开展乡风评议;组建乡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志愿服务队伍,发放《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议书》30万余份,签订《农村婚丧嫁娶承诺书》1.2万余份。三是落实专项行动。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域乡风文明。

  丰富活动兴文化,展现群众生活“新风貌”。宜良深入挖掘弘扬优秀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改善农村精神风貌。一是面向基层开展宣传宣讲。充分发挥“三员”宣讲团、县委讲师团等品牌优势,着力培养“有先进思想观念、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学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二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推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是以文旅融合促乡风文明。通过示范引领促产业兴旺、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促成果共享。特别是实施“县花”三角梅提质工程,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镇3个,省级旅游名村4个,市级旅游示范村1个;实施“后备箱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宜良好物”;积极发展彩色水稻创意农业,河湾、马蹄湾、阿路龙、麦地冲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宜良新名片。

  培育家风促转变,凸显核心价值“新风尚”。宜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一是建强建好家庭教育平台和队伍。依托家庭、学校、村(社区)平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市民教育、家长学校、儿童之家活动阵地378个,培育村(社区)职工儿童服务队伍、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服务队伍和协同教育队伍236支,面向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教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二是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获评全国最美家庭3户、省级4户、市级32户、县级161户,积极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等传统美德,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大力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巾帼心向党”等进乡村、进社区巡讲活动3000余场(次),钱穆著书纪念馆获评“云岭好家风示范点”荣誉称号,家庭文明新风劲吹宜良沃土。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