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省情和资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多数地区处于边境或山区,面临着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2035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科技创新能力,云南都比较滞后。与发达省份相比,云南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科技投入的长期欠账,也是影响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面对上述困境,云南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是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越要重视科技对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最直观的体现,与经济实力的发展相辅相成。2021年,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1位。云南经济不大、不强、不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创新动力不够强劲,特别是创新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近年来,云南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好科技创新
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
当前,我省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与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面临着创新竞争加剧的巨大挑战。云南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要让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规更加健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为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不断强化科技企业主体地位。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发挥科技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建立自主研发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合理进行项目扶持、资金倾斜等措施,不断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围绕打造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与全省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此外,注重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再创新研究,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
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科技创新。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因时制宜施策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农产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组装配套技术研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和推广应用,突出发展优质茶叶、咖啡、核桃、中药材、林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知名产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壮大一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独特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大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聚集落地。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创新要素集聚的载体。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方式。要在园区发展建设中不断注入科技创新元素,引导和支持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加快聚集,促进创新集群形成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土地、能源、人才、资本等资源的集约使用,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协作,实现园区产业配套发展、合作发展,形成分工突出、协作紧密、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企业科学技术联盟、合作研发联盟,分担研发成本,运用新科技来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支持和鼓励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建设不同类型的特色动植物科技示范园区,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提高农业科技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多层次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形成创新创业的综合支撑和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人才优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的机制,加大人才培养稳定支持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逐步补齐企业集聚度低和产业集群度低的“双低”短板,填补产业链、人才链的缺口和空白。对于顶尖创新人才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打破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的人才流动渠道,吸引急需高端创新人才到云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