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6期 >> 正文
讲好百年党史 上好高校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10:55:00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刘丽惠 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耦合性

  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耦合性,二者内容契合、互相促进。首先,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史学习教育并不只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知识的再学习,而是要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以学术讲政治,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一样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其次,二者的目标相互呼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见,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要求从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层面学原理、学“四史”、学优良道德传统、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要求通过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最后,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课能相互促进。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其中就要有“历史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通过思政课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有助于在对党史的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能帮助师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也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模范人物和典型案例,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都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原理和知识。可见,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结合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注意的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做到“恰当”“精准”和“赓续”。一是“恰当”。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形式,是面向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并要求“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融入的内容与方式应适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求。二是“精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素材数不胜数,在有限而宝贵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选材精、史料准,要切合实际,尽量立足本土,讲好学生家乡的故事和身边的故事,讲清故事背后的道理。三是“赓续”。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应不断探索其实施机制和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发展性。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整合课程内容。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不同的课程应有不同的侧重。这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谈谈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原理课”的具体路径。“原理课”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课程导论部分,应侧重以党的历史为支撑,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错误观点,从理论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应侧重引导学生在历史的逻辑中把握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党史学习教育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部分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在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有大量丰富而鲜活的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历程中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趋向与主体选择相统一”的原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百年党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核心要义,进而深入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应侧重于从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师应勾勒和描绘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的全景画面,再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嵌入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理解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契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育人主渠道,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在要求,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可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显性和隐形教育相补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首先,高等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线上”网络教学是“线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党史资源和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超星等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按要求提前预习、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完成测验作业和讨论,在线下课堂中主要进行答疑解惑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其次,新时代“00后”大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追求更加突出,单一而强制的传统显性课程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隐形教育则通过非正式性的教育活动和课堂之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比如将党的故事、党的成就和党的精神与校园建筑、校园绿化、学术氛围等校园环境相融合,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此外,思政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言谈举止、涵养品格和治学态度等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思政课教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引发学生的自我领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最后,还要灵活运用讨论、辩论、朗诵、师生共上一堂课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丰富实践教学。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跨度大,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整体性学习能力,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党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不同角度探讨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 沈 艳)  

  2021年第6期《社会主义论坛》“百年大党 百年辉煌”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