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6期 >> 正文
学习党史 勇于“四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10:55:38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李长平 中共云南省双柏县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1日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深刻领会,躬身践行。

  学习党史,勇于担苦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抗日英雄杨靖宇,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带领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抗日队伍英勇作战,令日本侵略者胆颤不已。壮烈牺牲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他的肚子,当看到杨靖宇的肠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烂棉絮时,残暴的侵略者也被震惊。“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同志革命一生的诺言。夙夜在公的周恩来同志,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伴随了他的风雨一生。他经常说:“我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被确诊膀胱癌后,仍然坚持超负荷工作,在住院的5个月里,一共带病坚持工作了139天,有130天工作时长超18小时。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上,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平凡中成就伟大,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壮丽凯歌。学习党史,要经常自省:每天工作任务完成了没有?真正做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了吗?自己有过嫌苦怕累了吗?是否把艰苦朴素、节俭勤勉贯穿到具体工作实践之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坚守勤政为民之道,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养成廉洁奉公的品德,事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苦在硬处、走在前列。

  学习党史,勇于担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践证明,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就在于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风险,克难奋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乘风破浪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红军长征途中,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重兵包围,没有打散我们的队伍;缺吃少穿,没能消减红军官兵的革命意志;武器的匮乏和医疗条件的窘困没有减弱革命队伍争取胜利的决心和勇气。红军长征从瑞金开始走了368天,征途2.72万公里,遭遇战300多次;15个整天打大战、恶战,行军235天,整夜行军18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有难大家担,遇困共同突,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传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连一辆汽车甚至一辆拖拉机都不会造,到原子弹、氢弹成功试爆,卫星上天,再到“北斗”“天宫”“天眼”“嫦娥”探月;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都是全党知难担难,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结果。没有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艰难险阻的牺牲精神,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全面小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结合标杆找差距,问问自己在难事难人面前有没有退缩?在解决疑难事件之时是否彰显了担当作为的风范?在困难问题面前是畏缩不前,还是迎着困难上、对着难题干?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促使自己养成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勇毅品格。

  学习党史,勇于担重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勇往直前、勇挑重担、风雨兼程的战略定力,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两个维护”、体现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魂。事实说明,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受些委屈磨难,才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有韧劲,才能举重若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迈出稳健步伐。不涉深水区,就不知跋涉之艰;不啃硬骨头,就不知成果来之不易;不栉风沐雨,就不知道彩虹的美丽;不在血与火中接受考验,就无从体现共产党人的真正价值。铁人王进喜苦战大庆油田,在吊车不够的情况下,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钻机井架矗立在凛冽的荒原上。钻机开钻没有水,就到附近水池里破冰取水,一盆盆一桶桶端来了50吨水,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10个月的时间里,王进喜同志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自加压力,勇挑重担,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掘进10万米的奇迹。在突然出现的井喷面前,在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的情况下,王进喜同志甩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齐腰深的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来治服井喷。在建党百年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勇挑重担勇担重责的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现实中,我们要坚决与偷奸耍滑、拈轻怕重、无所事事、庸碌无为的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挑重担舍我其谁、担重责当仁不让的精气神。

  学习党史,勇于担险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有不怕危情不惧险境的基因。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被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就达31万多人,共产党人夏明翰的“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言壮语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就是不怕牺牲不惧危险的典范。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徐特立、叶剑英、贺龙等一大批革命者,深知飞蛾扑火的危险,也要义无反顾地追求光明的大无畏精神,烛照千秋、气壮山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身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医务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与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脸颊被口罩勒出血痕甚至溃烂,很多人双手因汗水长时间浸泡发白,有的同志甚至以身殉职。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钟南山院士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人民群众说:“有你们在,就安心!”他们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动地。这些最美的天使,是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展现了新时代楷模的风采。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会有霜刀雪剑,会有危情险境,我们党员干部要政治坚定、头脑清楚、砥砺前行,干出经得起历史、现实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我们反对盲目的无谓的牺牲,我们也反对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恐危惧险的懦夫和胆小鬼!“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这应该成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坚定操守。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责任编辑 龙敏飞)  

  2021年第6期《社会主义论坛》“百年大党 百年辉煌”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