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宣传、一体贯彻落实,全省高校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及省委的指示和号召,快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育人的全领域、全过程、全层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部署时,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云南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新机遇、新优势,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明确了在聚力打造“三张牌”中,要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实施“一二三”行动,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方面,又对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提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等具体要求。云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和云南省唯一的农业本科高校,要聚焦这些新部署新要求,努力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上不断提升和夯实学校的贡献能力和社会地位。
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的目标,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产业,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要重点加强良种、绿色、聚合、数字、人才五项赋能,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把现代农业变成富矿、聚宝盆、致富路。
聚焦“卡脖子”的农业技术难题,推进高新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云南乃至中国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如生物种业创新等。要聚焦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更好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发挥农业高等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政策和资金等发展要素的倾斜扶持,而且需要人才和科技服务的全程参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云南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迎来了重大转机,为农业高校大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努力打造美丽乡村产村融合示范平台,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养农业农村基层管理及实用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农业高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