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 正文
【原创】走好民族地区生态富民路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3日 10:27:44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贺高祥 重庆财经学院副教授;陈宇虹 重庆财经学院讲师;文传浩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中西部的高原、山地、丘陵和边疆,对照共同富裕的目标,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但是,困境并不能阻断共产党人团结带领民族地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步伐,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让民族地区把原本的生计劣势转化为生态富民的发展优势。

  生态是民族地区最大的责任、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优势。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区、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文化特色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依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在436个县级行政区中,民族自治县(旗)就有328个,占总数的75%;涵盖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四种类型。同时,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资源富饶、物种丰富,不仅拥有全国51%的森林、94%的草原、53%的水能和90%以上的汞、锡、锰、钾、镁等矿产资源和80%以上云母、天然气资源,还有壮美的高山河流冰川、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瑰丽的民族风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民族地区可以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努力把民族地区的绿色名片擦亮。

  绿水青山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产党人兑现了这个承诺;共同富裕,共产党人依然会践行这样的承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果离开了绿水青山,没有了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绿色发展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要坚持从源头上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持续推进污染防治重大工程。二要坚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走好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路子。三要坚持“废改立”并举,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坚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要坚持系统治理、整体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三次分配是民族地区生态富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民族地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在初次分配阶段,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探索通过土地、资本、信息、技术、人才、智力等要素,实现收入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合理流动。在再分配阶段,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价格、税收、信贷、汇率、金融、财政补贴等手段调节力度和精准性,使再分配更好地发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在第三次分配阶段,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拓宽民族地区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救济救助渠道,建立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的激励机制、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协作。

  民族地区要以生态驱动为首位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更强,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奔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