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 >> 正文
【原创】大国生态文明治理之道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 10:47:00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冯朝睿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尹俊越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东方生态智慧,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从政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深邃思考,是历经丰富实践的科学论断。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今天,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挖掘其时代意义,感悟大国生态文明治理之道,对丰富世界生态文明治理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哲学关系,实现了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双向增益,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揭示了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人与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观念遵循,为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为人类文明的延续提供了理论向导。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既摒弃了生态中心主义过于极端的生态敬畏,又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贬低和忽视,建立了有效协调自然地位与人类价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了生态维度的公平正义,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论断不仅充分重视新时代人民需求的转变,将生态环境作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而且将生态保护与人民立场进行了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塑了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两山论”将生态环境视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破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难题,实现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变。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了生态问责的法治保障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将资源开发与生态破坏控制在大自然可以自我修复的合理范围之内,以实现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开发之间的动态平衡。中国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约束开发力度,同时将生态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利用制度的强制力和溯及力保障“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位,推进生态法治建设。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强调了共生共荣的全球观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主张世界各国不得在发展中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利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述中国愿意承担国际义务,愿意在寻求解决本国环境问题良策的基础上,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治理合作,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经验,为绿色世界建设贡献中国力量,为生态义务的履行提供中国样板。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