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闻得泥土香
——中国农大李小云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的云南实践
云南日报记者 季征
3月底的昆明骄阳渐炙,午后,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的古巷里行人渐少,而村中古香古色的学社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乡村发展基金会创始人大会主席王石等与当地干部围坐一堂,就“乡村如何振兴”这一话题进行着深入探讨,并通过网络直播展现给全国观众。
两天的时间里深入昆明市3个县(市、区)的4个村落考察乡村建设情况,并举办两场交流对话。紧凑的行程对李小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多年来他多次带领团队走进云南的不同村寨,多则几个月,少则三五天。“扎根乡村,我与团队成员致力于在云南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贡献中国农大的力量。”李小云说。
开展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验
“村里的房子全是茅草和木板搭建。”回忆起2015年初到勐腊县河边村的印象,团队成员、中国农大副教授董强直言,这是他所见过最为贫困的村子之一。
河边村是一个只有57户村民的瑶族小村庄,位于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优美的外部环境却与村内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村内道路均为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居住的低矮茅草屋内几乎没有一丝光线。
初到河边村,李小云带领团队对村子进行了一次“贫困问诊”:这里农户收入水平“高度”一致,村民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人均负债却达5000元,加之疾病的困扰,让他们雪上加霜。由于债务高于收入,单靠培育提升传统种养业已无法让村民走出“贫困陷阱”。
“边疆、少数民族、整村贫困,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有着造成贫困的独特原因,而我们在云南的探索正是从河边村起步。”董强介绍,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小云带领团队展开了河边村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验。
面对单纯依靠农户自力更生难以实现脱贫的问题,李小云及其团队提出充分利用河边村的气候资源、雨林资源和瑶族文化资源,打造集小型会议、休闲、康养为特色的新业态产业,同时发展雨林蜂蜜、冬季蔬菜、养鱼等辅助性产业,形成能够抵御风险的复合型产业体系。
在“驻扎”河边村的头3年,李小云及团队成员把这里当成了家,每年几乎有八九个月住在村里。他们从“瑶族妈妈客房”建设入手,与当地政府协商,整合相关资金,推动村民的茅草房改造成瑶族特色民居,并在每户民居内留下一间客房,用于接待客人。同时,通过公益渠道为村里筹到客房建设以及厨房、卫生间、村内会议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
“政府投入的资金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为他们产生新的收入创造了条件,而社会资源又补充了政府资金无法用于客房、会议设施建设的不足,二者在‘瑶族妈妈客房’项目中有机融为了一体。”李小云认为,正是这股合力加快推进了“瑶族妈妈客房”实现经营。
在完成道路硬化、村容整治、“厕所革命”的基础上,随着一间间“瑶族妈妈客房”的建成运营、现代化会议室的投入使用,河边村村民的收入开始逐渐增加。2018年,河边村实现整体脱贫,当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19年,河边村户均收入由2015年的1万多元提高到2019年的3万多元。
2019年1月,李小云召集村民大会,宣布把客房产业正式移交给村民。在李小云看来,在乡村,村民是主体,如果在乡村建最好的房子而不是村民所有,就很难让村民留在村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我们探索的是一个农民自己有致富能力,并可把收益留在自己手里的产业模式。”李小云说。
助力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点
2019年,李小云受聘担任昆明市乡村振兴首席顾问,对市内6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村建设进行指导。在一些人看来,李小云团队有着丰富的国外参与乡村建设经验,又在河边村取得成功,照章可循,没什么难度。
“我们的探索之路是社会科学运用于乡村实践的过程,经验也是在实践中积累。河边村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基础,对于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的6个实验村,更应因地制宜,从城乡互动、城乡融合方向,选准产业。”李小云介绍,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农大在6个实验村分别建立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教授工作站,团队成员20余次深入村庄为当地提供智力支持。
李小云团队的到来,让宜良县九乡乡麦地冲村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寇存林深感受益。看着村里由烤烟房、牲畜房改造而来的民宿、水吧、餐厅,寇存林对村子的未来有着无限憧憬。
麦地冲村距九乡风景区仅4公里,过去只是游客路过的一个小山村。2019年,麦地冲村利用30亩地种起了彩色水稻,巨大的图案一下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7月至10月,数万游客来到这里游玩,但我们接待能力有限,无法提供住宿,餐饮也只有搭建临时帐篷提供,就这样还是给村里带来了每月10万元的收入。”寇存林说。
自进驻以来,李小云团队对麦地冲村闲置宅基地、农房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通过流转,由村集体统一改造为示范民宿区,并成立创业公司,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如今,村里21间民宿已完成建设,正开展室内装修、设备配置。
与寇存林有着相同憧憬的还有早已加入创业公司的村民黄庆原。在闲置农房流转中,他放弃了1.5万元的补偿款,以自家的烤烟房入股民宿经营。“来麦地冲村的游客以后会越来越多,民宿的生意不用愁。”黄庆原说。
正如在麦地冲村的实践,李小云团队在昆明市呈贡区万溪冲村提出围绕宝珠梨农耕文化打造万溪冲的设想,让昆明人重拾曾经的记忆;在晋宁区福安村依托形成于明代的传统民居,提升乡村文化功能、博物馆功能、高端餐饮功能和文旅商业功能;在安宁市雁塔村提出着眼古村落保护打造雁塔花巷的设想;在富民县石桥村推进50亩七彩花海、30亩高档水果种植区建设;在石林县矣梅堵村致力发展壮大传统产业,新建占地50余亩土飞鸡养殖场……
乡村振兴的蓝图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倾注心血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肯定与赞赏。如今,李小云成为昆明市6个实验村的荣誉村民,而驻扎在6个村定点提供智力支持的中国农大齐顾波、唐丽霞、陆继霞、董强、王妍蕾、宋海燕6名老师也分别有了“新村民”身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回乡创业、房屋翻新,无论大事小事,村里的干部与群众也习惯于找农大的老师们提前商量,寻求建议。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乡村产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李小云认为,在受到都市影响的乡村里,可通过建立与城市需求相关联的产业体系,把人才、资本“黏住”,用城市的动能给乡村赋能,让城市的要素进入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探索小农户发展驱动乡村振兴
今年3月18日,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萝卜山村农旅合作社向李小云团队成员、中国农大博士季岚岚正式颁发乡村发展CEO聘书,聘请她负责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及合作社的运行发展。
近年来,临翔区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乡村振兴模式,借助中国农大挂钩帮扶临沧的契机,双方达成建立“中国农业大学——临沧小农户发展驱动乡村振兴试验区”,就小农户驱动乡村振兴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将推动村合作社组织化、市场化、企业化,用好市场和本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临翔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文灿说。
作为一个2020年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村寨,萝卜山村如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摆在季岚岚面前的难题。
今年“五一”假期,季岚岚放弃休假,从北京乘机飞抵西双版纳,乘车前往河边村,探寻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寻找更多推动萝卜山村发展的思路与办法。从村里干部口中得知,2020年的疫情让村里的“瑶族妈妈客房”运营受到一定影响,但当初团队帮助村民发展起来的雨林蜂蜜、养鱼等辅助性产业却让河边村展现出发展的“韧性”,抵御住了风险。这个假期里,李小云带领团队与河边村合作社一起规划了乡村振兴的新目标——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对接市场。也正是在这个假期前,河边村与知名企业旅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瑶族民宿”品牌。
“‘五一’假期,李小云老师再次带领我们走进萝卜山村,就小农户驱动乡村振兴进行探索试验,开展农牧结合型、三产融合型等多种类型示范户创建,打造萝卜山品牌。”季岚岚说,目前,团队与村里的萝卜种植大户达成意向,推进萝卜深加工,致力实现一、二产业融合;与养蜂大户达成意向,探索建立养蜂知识科普营地,推进一、三产业融合。
试点不仅仅在萝卜山村,在中国农大与临翔区合作中,临翔区博尚镇永和村、碗窑村也围绕三产融合产业兴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与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市场机制引领古村落保护、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建设4个方面进行着探索。“目前,中国农大还在泸水市就小农户驱动乡村振兴进行探索实践,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李小云说。
回顾6年来在云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李小云有着更多的思考,云南推进乡村振兴缺少强大都市的带动,山地基础设施较差,多为“大村小城”,这就导致不能以常规的手段来实现,更应立足高原特色农业、民族文化多样性以及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优势,着眼于小农户现代化改造、特色农业现代化、特色乡村旅游等方面。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一进程中需积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扎根云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6年实践中,中国农大的师生们数十次走进热带雨林、高山峡谷的村寨中,与当地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引导他们找准并经营好自己的产业;近10名博士生在乡村一线的实践中完成高质量的论文,顺利毕业,行动是对‘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一命题最好的诠释。”在福安村直播中,李小云的话语获得了众多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