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理论前沿 >> 正文
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 17:45:50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邹东升

  城市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家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镇化率逐年上升、城市人口大量集聚,城市社会呈现出流动性、碎片化、网络化等特征,给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精神指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念的升华,也是党和国家对目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在顶层设计层面予以的回应,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

  明确引领内容,把握引领尺度

  我国当前正推动构建“一轴多元”的治理结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党始终关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法定化的程序,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确保国家的前进方向。为此,要通过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以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的方式,将党的领导以观念嵌入的方式落实到具体实践工作中,提高党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从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向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党建引领,并非是对社会治理事务的大包大揽,而是要巧用辩证法,创新思维方式,探索工作方法,把握松紧之间的度,善于抓关键、找重点,对方向性领域加以引领。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社会治理形势,保持社会秩序和谐有序,处理好“活力”和“秩序”之间的关系。对于事务性领域的工作,充分发挥辖区组织等协同主体和群众等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完善党建引领下的“三事分流”制度,合理区分大事、小事和私事,有效引领政府部门协同解决“大事”,辖区组织参与社区共治解决“小事”和基层群众自治解决“私事”,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良性互动。

  优化组织建设,提升引领能力

  只有党组织自身坚强有力,才能有效领导社会治理。其一,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思想、组织、作风等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和创新理论,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素质,积极发挥其“领头羊”作用,实现对社会治理主体的主体引领;激发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模式、开拓新方法,以灵活的服务方式、多样的服务内容,实现党群“零距离”。其二,不断推进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城市社区,以网格化党建为抓手,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建工作有效落地。网格化党建以网格责任区为单位统筹整合各领域资源,党员干部透过网格责任区深入群众,实时掌握群众需求,实现服务和需求有效对接,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推行网格化党建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当向“多网融合”发展,避免网格纳入事项过多、多元主体之间治理边界模糊的问题。其三,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建设助推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行,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加快推进街道党工委等党委派出机关的立规工作,促进党组织职责明确化、运行规范化。此外,还要加大对弱化、虚化、边缘化的基层党组织的整顿,推进楼宇、商圈和各类园区等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党建的有效覆盖,以健全的组织网络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丰富服务载体,搭建引领平台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类服务平台。其一,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联动中心的设置,使其不仅能为辖区联动单位召开会议、开展活动、信息公开提供平台,而且能为进一步激励居民主体积极参与,培养公众的责任感提供有效媒介,不断提高公众对社会治理相关事务的了解度、认知度和参与度。其二,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建引领单位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阵地,是加强党群联系的重要载体。在选址规划时,要综合考量周边地理位置、区域规划和服务范围等因素,并结合辖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建好基础设施、优化功能配置,避免阵地平台“空壳化”和“形式化”。以公租房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为例,要清楚地认识到满足住房需求只是第一步,要切实发挥平台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使新市民更好融入城市为目的,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回应群众反应强烈、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使民众生活更方便,对服务更满意。

  夯实资源支撑,提供引领保障

  街道和社区,是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既需要法治保障,还需要资源支撑。推动治理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不仅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街道和社区赋权增能提供财力和人力支持,使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得以常态、持久、有效开展。其一,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确保有钱办事。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把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辖区内城市基层党建的联动单位各尽其力,提供人力、物力和智力资源。其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人才是关键。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确保有人办事,破解基层队伍不稳定、保障不确定、能力不适应等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机制。在城市社区中,为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可借鉴这一农村经验,探索试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责任制度。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