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汇文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滇云理论汇 >> 理论汇文稿 >> 正文
【原创】大力推动开放格局下的云南经济内循环建设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8日 17:00:00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刘 荣 云南民族大学副书记、二级教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内循环经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对于云南来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并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开放格局下的云南经济内循环建设。

  一、2020年上半年云南省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2020年7月24日,云南经济“半年报”出炉。在一季度负增长4.3%之后,云南GDP在二季度跃升9.1个百分点,由负转正。上半年,云南GDP完成11129.77亿元,同比增长0.5%,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特别是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地见效,上半年,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数持续回升、核心指标有所恢复,积极因素明显增加,以供给侧修复为驱动的经济复苏基本完成。但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低迷仍是宏观经济循环的堵点。

  一二三产业持续恢复,但恢复程度存在差异。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999.98亿元,同比增长1.9 %,比全国(0.9%)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794.35亿元,同比增长0.2 %,比全国(-1.9%)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335.44亿元,同比增长0.5%,比全国(-1.6%)高2.1个百分点。根据数据分析,农业生产加快恢复,形式较为乐观;第二产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恢复存在波动;第三产业虽呈触底回升态势,但回升态势并不明显。

  “三驾马车”车速不一,分化依然明显。一是投资有望率先恢复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从3月开始稳步回升,5月开始快速回升。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增速实现扭负为正,其中,二季度增长14.9%,比一季度提高26.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同期5.4个百分点。受财政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的影响,全省民间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正增长,增速持续回升。二是消费需求缓慢恢复。全省复商复市步伐加快,但消费品市场复苏缓慢。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下降3.1%,比一季度收窄11.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总体规模已恢复至上年同期的91.4%。在疫情反复与居民收入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消费需求的恢复性增长依然承受较大压力,终端消费需求不足是现阶段全省企业复工达产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最大制约因素。三是外贸进出口依然疲软。受国外疫情快速蔓延,云南省强化外防输入影响,外贸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严峻挑战,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进出口总额持续下降。但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增长效应持续释放。一是财政收支降幅逐步收窄。全省财政收入降幅逐步收窄,支出力度持续增强。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1.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6.9%,同比减收67.8亿元,下降6.4%,降幅较1—5月收窄3.7个百分点。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45.1亿元,同比减支205.6亿元,下降5.3%,完成年初预算的52.3%,累计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二是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2020年持续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效果叠加倍增,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1—4月合计减免税157.74亿元。三是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牢民生底线。细化落实财政“六保”任务措施,分解为40项任务、80条具体措施。截至6月末,全省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7.3%。采取7项措施,全面压实省州(市)县三级“三保”责任,强化对53个重点关注县的动态监控。省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17.7%,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四是“一揽子”疫情防控和稳增长措施正在落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秩序和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实体经济等专项扶持政策正在落实。全力支持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发展。省本级统筹安排60亿元,对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及冷链物流建设进行专项扶持。全力支持打好“绿色能源牌”,发展可再生能源。安排7.2亿元支持重点产业扩链强链补链、民营经济发展,新增安排6亿元支持中国(云南)自贸区建设。

  二、推动开放格局下的云南经济内循环建设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展望“十四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应当成为谋划云南经济下一程的重点内容。

  抓实本土产业规划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云南省产业向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着力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开展制造业“补短板”、“拉长板”行动,实施千亿技改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特别是要立足云南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改变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集聚大资本、应用新技术、企业化运作,构建合理有序、绿色健康、智慧高效的农业产业经济链。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全力抓好工业、农业、数字经济、能源、交通、生态环保、旅游、水利、房地产、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投资,加快谋划一批进国家盘子的“十四五”重大项目,以投资稳发展。特别是要聚焦“新基建”发展,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集中资源力量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助力云南高质量产业发展。

  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支持传统消费市场巩固发展:有效推进商业零售消费,提升餐饮消费水平,优化住房消费模式,落实汽车消费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教育消费;推动特色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打造特色旅游休闲消费市场,扩大文化体育消费,建立健全康养消费体系,助推特色农产品消费;引导新兴消费市场培育成长:快速发展智能消费,推动体验式消费,有效推进定制消费,促进共享消费有序发展,强化绿色消费理念,加大推进信息消费力度;吸引外来消费集聚回流:促进旅游、文化、体育赛事、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等外来消费,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抓手加强旅游消费产业联动融合,从电商消费、商旅联动等方面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有效稳住市场主体信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就业稳就业,高度重视城乡就业,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总量,稳住城乡居民收入。着力营造积极发展氛围,及时、全面发布疫情重要信息,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云南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扶企业、促发展的举措和成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引领工程,加快布局“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进一步开发南亚东南亚市场等。高质量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深化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强化自由贸易区的开放链接协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落实好习近平主席访缅成果,主动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实质性建设。

  (责任编辑 沈 艳)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