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汇文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滇云理论汇 >> 理论汇文稿 >> 正文
【原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厚重的中华文化品格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8日 17:00:00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荀传美 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立即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强烈反响。一本著作之所以对中国、对世界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它富含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产生较大的思想冲击力,彰显了真理的力量;另一方面,它通篇饱含和洋溢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功底,产生了较大的文化冲击力,体现出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特有的人格力量。认真学习这本著作,学习好、把握好、领会好蕴含其中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进以文铸魂、以文育人强大的自觉性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蕴含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发展中,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源远流长,始终寄托着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憧憬和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千年夙愿的正确路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实践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同时也充分汲吮着中华文化丰富养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处处闪烁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光辉。略举几例,例如,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充分领略实现国家一统,集中力量办大事方能成就伟业的思想智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时深刻指出“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如中华文化历来崇尚“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以民为本”思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建设。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他自己也决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他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深受人民拥护的制度。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高度自觉的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磅礴的历史力量。在谈到为何要坚定文化自信时,他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族伟大复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在谈到涵养什么样的文化自信时,他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谈到如何增进文化自信时,他强调,“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讲到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发展的时候,他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中国文化的名言典句、故事哲理如满地珍珠俯拾皆是。像奋斗担当的思想、勤学乐学的精神,以德为先的风范、心系天下的情怀等等都十分弥足珍贵。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博大的中华文化底蕴、厚重的中华文化品格,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这为我们继承弘扬中华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