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汇文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滇云理论汇 >> 理论汇文稿 >> 正文
【原创】坚持新发展理念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7日 17:00:00  来源: 云南理论网

  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理念,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助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已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其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发展问题,同样存在着各类问题交织、内外矛盾层出的情况,因此,坚持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对于财政来说,是实现自我转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对于财政如何坚持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应当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来结合财政实际,进一步梳理,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坚持学思践悟,全面落实“新要求”。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国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尤其是,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风险增多。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今年的财政政策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支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进一步加大统筹整合省级以上财政涉农资金力度,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剩余9个贫困县,44.2万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健全河道管理保护投入机制,推广赤水河跨省流域补偿试点经验,完善长江流域省内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参与组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推进“森林云南”、国土绿化、水土整治、美丽公路、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蓝图;三是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卫战。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坚决守住“保”这一底线,稳定和引导好市场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认真梳理基本民生清单,做到应保尽保、全力保障。

  坚持化危为机,全力应对“新形势”。当前,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复市的形势依然严峻,要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既要保障防控资金的落实,又要积极支持复工复产。全省各级财政投入防控防治资金25.25亿元,在中央出台相关政策,省政府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财政部门又会同税务、交通、文旅、商务等部门对影响较大的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出台了补助、贴息、减免等多项政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财税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体现,去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462.63亿元,其中,新增减税360.39亿元(地方新增减税188.8亿元),降低社保费97.94亿元,减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4.3亿元,用政府收入主动作“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复工建设,新开项目如期开工,受疫情影响的传统产业恢复性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也要高度重视防范债务风险,特别是隐形债务风险和其他领域传导形成的风险,不能简单地把积极财政政策视为政府增加债务,也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更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能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长远谋划,全力推进“新基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关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按照“两型三化”方向,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支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补齐云南科技创新短板,支持烟草、电力、有色等重点传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水平,支持重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制定财政鼓励政策,支持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推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5G产业,推动数字云南加快发展。

  坚持久久为功,全力培育“新动能”。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积极用好财税政策相机决策,因势利导和精准调控的优势,聚焦培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财税政策和社会资本协同作用,支持在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产业集聚区,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支持实施一批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推动实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高原特色绿色食品投资奖补等政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促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半山酒店”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较大幅度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落实云南省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18条政策措施,实施科技揭榜制和创新券;支持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临床救治和药物研发以及军民融合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全力建设“新中心”。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自贸试验区再扩围,这不仅是地理面积的增加,更是制度创新的深化,彰显了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要完善财政支持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出台支撑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大专项债券支持力度,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平台,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优化营商化境新阵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积极支持中老铁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航道等基础设施以及跨境电力、通信通道建设,同时,支持跨境经济合作区高水平建设和边境贸易多元化创新发展,提升沿边开发水平,推动内外贸发展和外资引进,按照3+N的模式,持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实施国门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高水平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坚持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协调发展比作“制胜要诀”,充分体现了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积极财政政策要充分考虑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支持“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和发行债券,聚焦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9000公里,进入全国前列,云南交通闭塞、封闭落后的标签将成为历史。加快补齐教育卫生短板,今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筹措省级财政资金100亿,支持实施提升医疗卫生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每个州市至少都有一所三甲医院。

  此外,要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在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后,加快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无缝衔接,全力推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心城市,强化滇中城市群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推进滇中崛起,全面提升沿边城市发展水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持续改善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经济欠发达山区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 李建宏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苏宇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