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汇文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滇云理论汇 >> 理论汇文稿 >> 正文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上)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9日 11:56:00  来源: 云南理论网
分享至:

作者:包心鉴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化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具有非常直接的、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如何抓住“根本”?怎样融会贯通地解读和彰显这一新思想所蕴含的科学真理,充分释放这一新思想的理论彻底性和强大说服力?这无疑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程中亟待深入回答的根本性问题。

  紧紧抓住“理论主题”这一“根本”

  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即根本,理论主题即理论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但主题一贯、逻辑严谨。

  关于理论主题,我们可以拓展一下认识视角,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理论主题的重要性和一贯性。一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就是一部依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和实际,回答和解决不同时代的矛盾和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理论主题的历史。这堪称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内在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彻底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根本所在。对这一思想理论形成和发展规律,恩格斯作出精辟揭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其理论主题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和社会变革规律,第一次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系统回答了如何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为人类谋求自身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融会贯通学习理解,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理论主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充满无限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和理论彻底性的根本之点。

  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时代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回答实践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主题任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在引领和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我们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正在于此。

  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从十个方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这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发展作贡献。

  第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就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进步。

  第四,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这就是,围绕“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五,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这就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方式。

  第七,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这就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在深入解决不平衡的发展和不充分的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调动人民主体积极性。

  第八,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这就是,通过一个“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一个“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通过“两个十五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九,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这就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发展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以上十大基本问题,即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架构。深入研究和阐释好这十大基本问题,有利于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科学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刻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力量。

  紧紧抓住“思想主线”这一“要义”

  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推进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一条清晰明确的“思想主线”,这就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宏伟目标,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引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战略重点,全面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境界。这样一条“思想主线”,不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的系统展开,是对“理论主题”的本质深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宗旨和不变初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既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和最高纲领,又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民族复兴大任融汇于一身,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党性,是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内在逻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融入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使之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最鲜活最深刻的精神力量,并着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和实践路径,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杰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一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寓意深刻、意味深长。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就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此来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明确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可见,中国梦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的现实价值是统领党的理论与实践,“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实质和基础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作为顺应时代潮流、寄托人民夙愿、凝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宏伟目标,其重大的目标引领意义,深深融汇在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主体内涵的现代化实践之中。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以谋求中国人民幸福安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呕心沥血、奋斗不息。在新中国70年发展史中,一直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厚重情结和不懈奋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纲领,开辟了依托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义无反顾地承接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接力棒”,明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辟了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融汇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所以说是贯穿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的一条思想主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价值在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价值“坐标”,全面开辟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开辟实现人的现代化新境界。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就是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奋斗目标,就是实现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现代化的核心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本质和特有品格。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渗透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之中。

  ——在全面深化改革历史进程中不断开辟实现制度现代化新境界。

  当代中国现代化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上:既要继续完成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又要突出完成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紧迫任务;不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不可能提升到新的水平,甚至难以为继。正是站在推进中国现代化深度发展的时代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决策。这是一场旨在推进制度现代化的伟大社会革命。对这场社会革命的意义和实质,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半程”的重要论断作了精辟揭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在全面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不断开辟实现民主和法治现代化新境界。

  法治政治,早已有之。问题的要害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法治、要走什么样法治现代化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开辟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的一个关键之点,是明确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走以人民为中心的良法善治道路。正是在这一法治现代化理念指导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法治现代化的总目标,推动当代中国走上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的法治现代化道路,开辟了现代民主与现代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现代化新境界。

  ——在全面从严治党历史进程中不断开辟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其实质就是不断开辟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确保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消除党内存在的体制制度弊端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勇于自我革命,自觉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有力开辟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纪律护党、质量兴党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党的建设现代化新境界。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民主和法治现代化、党的建设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新境界和新征程,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一新的现代化发展逻辑,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各个方面,深刻彰显了“思想主线”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 杨文江 实习生 文竹)

责任编辑:王大林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