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思路】发展绿色康养产业 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2019-01-03 10:01:2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至:

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王凤平 杨丹

2018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当前,云南正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这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积极发展“康养+”产业,适应全球消费升级需求

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消费文化悄然改变,国内消费逐步迈向富裕型、享受型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这些消费需求,成为供给体系优化升级的方向。云南自然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优越、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绿色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使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可以考虑从养老、养生、养心、避暑、避寒、避霾“三养三避”方面重点推进,积极推动康养+医药、康养+旅游、康养+文化、康养+体育等类型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云南“绿色康养”品牌。

一是“康养+医药”。云南具有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素有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微生物王国”“药材之乡”“香料之都”“生物基因宝库”的美誉,是我国生物资源、天然药物和民族医药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全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于人类对生命健康的追求,结合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云南可开展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美体美容、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服务等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康养事业,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培育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养老为一体的规模化医药康养产业。

二是“康养+旅游”。云南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生态环境优越,是休闲的胜地、养生的天堂。我省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康养+旅游”发展迎来大好时机。云南可依托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旅游资源,融合观光、休闲、度假、游乐、会议、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开发多元化旅游康养项目、产品。

三是“康养+文化”。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云南可挖掘独有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中医药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将养生与养心结合起来,发展文化影视、艺术鉴赏等文化康养产业。

四是“康养+体育”。近年来,云南各地突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和赛事。今后,应当努力推动健康体育产业发展,将云南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和体育比赛、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用品产销大省。可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徒步旅行、户外拓展、户外露营、传统体育运动等康体养生运动,推动体育产业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康养产业发展能力,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提供支撑载体

产业发展必须基础先行,应在完善康养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的基础上,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康养小镇(社区)建设”,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优先进行试点,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提供支撑载体。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云南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通达度和运行效率。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卫生、旅游、文化、体育、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康养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建设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康养服务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在医院、康养机构等单位间联通共享。

二是培养、引进专业人才队伍。瞄准康养产业龙头领军企业、行业带头人、领军团队等,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做到选好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人才、凝聚一批团队、铸就一批企业、发展一批产业。构建“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完善云南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康养产业高等教育,提高康养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等从事康养服务。

三是引导发展一批康养小镇(社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制定康养小镇(社区)的行业标准,有效融合康养类项目及房地产项目,促进康养类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完善绿色康养产业发展政策,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保驾护航

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使我省康养产业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发展机制,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市场主体活跃、产业充分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为人先、敢试敢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为绿色康养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二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绿色康养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发挥政策预见性和行业指导性作用。特别是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长期照护制度、保险制度,推动医养“无缝对接”,发挥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作用,支持社会办医快速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康养资源稀缺领域和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健康保险产品。大力支持康养相关产业发展,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结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促进业态融合发展。

三是完善政务服务方式。建立健全企业跟踪动态服务长效机制,降低准入门槛,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缩短办理时限。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尽早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四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严格行业发展标准和规范,加大监管力度,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信息化”“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总要求,规范行业发展,为“健康生活目的地”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消费环境。

(作者1系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作者2系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从永刚  郭笑笙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