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族节庆这个载体,在节庆文化多元和差异的背景下,通过民族认同的文化形态助推移风易俗
作者:王晓艳 秦 莹
云南民族节庆多样丰富,凝聚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礼仪习俗、社交娱乐、歌舞艺术、道德伦理等物质与精神的文化要素。同时,民族节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作用。要弘扬时代新风,应该充分利用民族节庆这个载体,在节庆文化多元和差异的背景下,通过民族认同的文化形态助推移风易俗。
在民族节庆中营造移风易俗氛围。移风易俗的目的是摈弃或改变影响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阻碍人民生活幸福的风俗习惯。由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某些陋习并不会在文化变迁的自然推动中消失,且群众对自身风俗习惯通常有着较强的认同情感,使得移风易俗推进缓慢。因此,就需要让群众了解当今时代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改变风俗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营造一个被群众认同的移风易俗氛围,才能获得循序渐进的效果。民族节庆周期性和群众性的特点,有利于移风易俗氛围的营造。营造这一氛围应注重两个方面:其一,“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旧有的风俗习惯中,既有需要保持的部分,也有需要更新的部分,移风易俗是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肯定的基础上,改变一些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风俗习惯。其二,移风易俗的主导者应是群众,移风易俗是村民在自身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基础上所作的文化改变。群众对民族节庆活动认同感较高,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利用民族节庆活动营造移风易俗氛围,应当突出“民众主导和参与,政府协助和倡导”,强调民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动权,这样才有利于移风易俗行动符合民众需求和民族发展。
在民族节庆中明确移风易俗指向。移风易俗的目标是建设文明乡风,焕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使精神文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云南各民族节庆包含着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要素,从根本上反映的是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移风易俗可依托民族节庆活动,在欢乐愉快的节庆活动中引导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民族节庆中整合移风易俗制度。在推动移风易俗中,不少地方已经有很好的举措,比如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通过制定相应的章程、公约、倡议书、村规民约等方式,培育文明乡风。然而,一些地方也存在制度规章执行力较弱的情况。制度化是移风易俗顺利推进的重要路径,制定之初就要广泛征求民意,制度出台必须符合民意,符合当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只有如此,制度的有效性才能体现。因此,需在民族自己的文化系统中验证移风易俗制度的可行性。民族节庆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类,可成为移风易俗制度验证的重要媒介,并在节庆的文化交流中整合移风易俗的价值理念。在整合过程中,需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注重宣传。利用民族节庆的传播功能,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移风易俗的制度规范。充分考虑节庆活动的特点,让移风易俗的各类民间团体参与节庆活动的组织。其二,注重交流。民族节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要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节庆活动,使其成为民族交流的文化内容之一。
在民族节庆中树立移风易俗典型。云南民族文化多元,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在“十里不同俗”的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刀切”。在移风易俗实践中,各地通常都会制定喜事丧事简办的相关规定,以抑制大操大办。可是,应该看到,婚丧嫁娶风俗习惯中蕴含着族群认同和民族融合因素,不宜简单地进行限制,否则将影响乡情和人情伦理,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消极作用。另外,陈规陋习并非只是存在于喜事丧事中,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酗酒、赌博、不尊老敬老等行为习惯,也要破除。为达到群体教育和个体改变的良好效果,可通过民族节庆树立和宣传典型。在民族节庆中开展乡风评议,评选文明村寨、文明家庭、文明个人等,如芒市江东乡评选“最美家庭”“孝道之星”,广泛发动群众选模范、学模范、做模范。要将这些活动作为民族节庆活动的重要内容,引领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
在民族节庆中践行移风易俗规范。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是群众,民族节庆的主体也是群众,节庆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示范效应可以扩大移风易俗的影响,因此,民族节庆可以成为践行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移风易俗并非只是改变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最根本的是改变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民族节庆活动本身也是民族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一些不良习俗同样会呈现出来,如在节庆中大吃大喝、酗酒赌博等。所以,民族节庆中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应成为移风易俗的内容,要大力倡导优良风尚,以正能量推动节庆,助推移风易俗常态化、大众化。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时代新乡村新风俗”研究专项课题之“民族节庆助推移风易俗”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1系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2系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耿嘉 从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