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创性时代性专业性上下功夫(大家手笔)
2018-06-11 10:05:1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至:

作者:孙 涛

从公共管理学的前身行政学算起,公共管理学在我国已有百年发展历史。虽然其学科建设曾出现过短暂中断,但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恢复和重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在学科框架、人才培养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正在建立和完善。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既是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现实需要,又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具有学术自信的重要体现。

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形成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公共管理范畴和理论,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速提升。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公共管理学者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学科成长。应摆脱西方既有理论框架的束缚,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管理取得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公共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方位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专业性。

体现原创性。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要以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此,要鼓励我国公共管理学者积极研究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推动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形成比较成熟的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

体现时代性。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要注重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尤其要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内涵和时代内涵。

体现专业性。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公共管理学教材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编写一批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公共管理学教材,培养一支具有正确世界观方法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公共管理学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国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提炼出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开拓出具有学术引领性的公共管理研究新范畴,在提升我国公共管理学话语权的同时,为世界公共管理学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1日 16 版)

责任编辑: 王大林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