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慎明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言简意赅,事实上包含着五个概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理解这五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始终高擎的伟大旗帜
早在1920年11月,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样一面旗子。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大会的主题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始终高擎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坚持发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充分说明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本质上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体现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体现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既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基础,也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基础。这决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当然,经济发展道路首先体现在政治上层建筑之中,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制度,这可以叫作应然;但这一经济制度在经济领域运行的实际状况则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这可以叫作实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体现为应然经济制度在实然经济领域的落实上,主要体现在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实际状况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稳妥解决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差距过大问题,不断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才有美好前途。
当前,人们也经常提“中国道路”。从广义上讲,“中国道路”可以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关注越来越多、认同越来越高,国际国内都在热议“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提法,一是给人有完成时、不再发展的凝固之感。事实上,当前我国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之中,不能说已经成为一种固化的发展模式。二是有推广甚至扩张之嫌。因此,不宜简单地用“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应该用“中国道路”的提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际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像为了表示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重要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将其从马克思主义中单列出来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许多重要方面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而将其单列出来。
还应指出的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适应这一新时代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和形成、改革开放时期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我国国体与政体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在这一根本制度之下,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相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源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革命时期要取得革命的成功需要党的领导,在建设特别是改革时期,只要有一套健全的政治体制并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就可以当家作主了。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的首要条件与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首要条件与普遍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我国积极借鉴过来的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几部分并不是并列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厚沃壤,积极借鉴过来的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滋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上述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始终高擎的伟大旗帜是管总的,它规定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根本性质和方向。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深厚基础,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作者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顾问)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0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