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 赟
在这个激烈追逐创新的时代,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创新更可持续
近日,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首飞成功,“大国之翼”再添新军;国内首段太阳能高速公路正式投入运营,不仅能发电,还可化身电动汽车“充电宝”……带着创新的礼物,我们敲开了2018年的大门。
聆听时间的回响,世界科技赛场不断传来“中国赢了”的喝彩,我们创新的“高原”上耸立起一座座“高峰”。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FAST发现多颗脉冲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高铁上路……中国科技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令“三跑并存”中并跑、领跑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未来学家预言中国将“引领下一次全球变革浪潮”。
科技创新,凸显创新活力;创新活力,来自制度支撑。正是国家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项目协同攻关等方面的统筹设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配套设施的系统性建设,让科技创新的动力充沛、活力奔涌。有人统计,十八届中央深改组总共38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制度”出现了297次,是仅次于“改革”的高频词。从科技创新到扶贫攻坚,从管党治党到“三农”建设,从环境保护到司法改革,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让各方面工作取得全方位进展,那些横亘在发展之路上的石头被移除了,那些长期闯不过去的关口被攻克了,“中国号”巨轮驶入了一个新的水域。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有多少可能性,还要看创新活力有多强。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红桃皇后有句话引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当今世界,创新竞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治理格局深刻变革,从占领科技制高点到赢得国际话语权,歇歇脚、松口气,就会错过抢占未来的先机,甚至失去原有的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这个激烈追逐创新的时代,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创新更可持续。
揆诸国内,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多样化需求开始引领创新;基本商品供应充足,资源环境约束却加剧,需要企业加快创新;新的时代场景下,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快创新,社会治理同样也需要创新……其实,短板所系、困难所在,也正是创新的着力点、突破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日益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结合起来,推动数字经济占我国GDP三成;电子政务助力实现“最多跑一次”,看病网上预约挂号,远程教育惠及边远山区的孩子,“互联网+”便利衣食住行。国家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生活的新可能、社会治理的新动向,就蕴涵于创新的伟力之中,等待我们更主动、更充分地激活。
踏上新征程,时和势依然在我,创业精神需鼓而不泄,创新火炬要旺而不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还是继续用改革打破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激发蕴藏于人民的创新活力、创造伟力。回头看看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不断创新的历程。这么多年,从搞自由市场、搞旅游开放,到引入股市、加入“世贸”,再到搞民办学校、私人医院,不少人都曾对这些创新忧心忡忡,生怕酿出大事。但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有了好想法、好点子,就可以大胆干、大胆试,新的制度、新的尝试总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束手束脚,怕这怕那,只会扼杀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对创新最好的弘扬,就是投身创新的实践。继续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开放激发创新精神,把13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创新的大潮中来,努力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考题”,就一定能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4日 05 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