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调查研究 >> 正文
【原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11:38:42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成求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能塑造学生职业道德,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课程体系全面融入,形成专业教学链。高职院校要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体化育人链。一是统筹规划育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思想素质过硬、职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各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顶层设计中,充分挖掘专业教学的思政元素,系统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在教学实施中,要将思政内容巧妙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做到思政与专业“两翼齐飞”。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专业实训、生产实习等,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强化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将职业素养培育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同时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在实践育人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创新教学方式有机融合,点亮素养培育路。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创新充实教学所采用的手段,把思想性与艺术性、教育性结合在一起使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一是教师应学会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法,将思政教学置身于活泼的案例情境内,指引学生在体验式学习当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坚定理想信念。二是着重挖掘专业领域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在润物无声中感染学子、激励学生。同时,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语言和表达模式讲好思政故事。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在一起,充分借助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升价值认知,增强学生职业道德与社会担当意识。三是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推动思政教育顺利开展,请优秀校友、技能达人等分享自身成长点滴,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达成教学方式的创新融合,让一节节鲜活的思政课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启迪智慧。

  建强师资队伍优化提升,激发协同育人活力。教师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核心力量,必须打造政治素养过硬、业务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健全教师挑选、培养、任用及留存机制,把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育德能力作为教师招聘的必备条件,以高水准选才充实师资力量。二是强化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引导教师带头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好、贯彻好,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理想信念。三是把思政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范畴,完善培养体系,重点聚焦于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按层按类对全体教师展开培训,倡导教师在职攻读思政教育专业学位,增厚理论底蕴;勉励思政课教师开展挂职锻炼与实践研修工作,增进实践教学水平。四是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创建由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组成的全员育人队伍,定期推进集体备课、说课、研讨等,借助教学互动碰撞思想的火花,增进思政融合相关的共识。五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推选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提升实践教学素养。组建“教学名师+党员先锋”的王牌教学团队,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稳固的师资保障。

  (责任编辑 苏宇箫)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