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评论员 何嵘
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与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主题展览,以378件珍贵化石、20余类寒武纪“明星生物”首次大规模进京展出的形式,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也为推进文博与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澄江化石首次进京展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供图
当前,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旅游观光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公众对深度体验的追求。而文博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科学价值,正好可以为旅游产品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正如本次成功举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主题展览,通过沉浸式多媒体技术和逼真复原场景,将化石背后的生命演化故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叙事,使观众在视觉震撼中理解科学知识。这种“资源活化”的开发模式,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极大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文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项目,让游客不仅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脑或手机欣赏到故宫的精美文物,还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线上游览故宫。这种文旅融合创新方式,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边界,使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有助于形成文化传播与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
文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书写。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文博与旅游更好融合发展;运营主体应加强创新和研发,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内涵,积极探索元宇宙、AI等应用新场景。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强监测和管理,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保护。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