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以《云南文山学院助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文山学院助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全文如下↓↓
云南文山学院助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文山学院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聚焦服务三七千亿产业,提出“三产贯通、五链融合”的发展模式,即围绕一二三产,三七全产业链、构建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五链融合,汇聚资源建设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引擎、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文山三七产业发展。
文山学院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是2023年云南省首批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以单一药材命名,对接千亿级地方特色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学院。
该学院突出三七产业人才培育培养,在专业设置上,以云南省一流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牵头新农科专业群,服务三七农业;以云南省一流学科“中药学”牵头新工科专业群,服务三七工业;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工智能、工艺美术等专业,服务三七服务业。
该学院与共建单位在三七产业各领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从品种选育、质量标准、开展道地性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等,解决一产优质原料供应、二产精深加工能力等行业“卡脖子”问题。在三七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拥有省级科研平台11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个。
在联农带农方面,学校获批3个省级科技小院,持续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活动,2024年已组织11场农民培训与技术推广会,带动700家种植户发展为农民致富带头人;在新质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上,校企合作的“三七地”智慧农业平台获评“云南省十大农业数字化平台”称号,带动13600余种植农户选好地、种好药。
近年来,文山学院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省、州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定三七标准13项,收集三七种质资源一万余份,建成我国最大的人参属植物种质资源圃,培育出三七新品种13个,其中“苗乡抗七1号”连续两年被列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发布的主导品种。目前,学校已形成了聚焦三七、围绕产业做产业学院的科研特色和优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鑫雨 通讯员 郭韦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