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飞 王泽华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总体部署,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充分显示出首发经济在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对我省首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全力打造“首发云南”品牌,加快推动我省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引领,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地累计发布48个关于鼓励发展首发经济的政策措施,发展首发经济成为各地打造消费热点、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高位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上海等地将政策制定实施作为推动首发经济发展的首要举措,北京市在全国较早出台《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二是强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全力打造特色商圈。北京、上海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首发经济的重要载体,推出强有力政策鼓励品牌首店落户本地。三是重庆、成都等地注重业态模式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庆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出台《支持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努力把重庆打造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进军西南乃至于西部市场的重要选择地。成都市以首发、首店为引领,构建首店+街区、首店+商圈的生态圈,打出首发经济政策“组合拳”。重庆、成都同属西部省市,其支持首发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对云南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为加快推动云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制定云南省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首发经济的发展意识,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做法,尽快制定《云南省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首发经济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优化首发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完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明确其界定标准,细化鼓励对象、奖励标准及方式、资金安排等具体内容,引导更多企业参与首发经济活动。
强化品牌引进和培育,提升首发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每年举办“首发云南”新品首发季。动态更新完善商业品牌招引清单,组织开展对接交流会、商务推介会等活动,吸引更多高品质的国内外品牌到我省首发、首秀、首展,定期梳理公布宣传我省首发、首秀、首展情况,释放“首发云南”的集聚效应。二是注重本土品牌的孵化和培育。借鉴重庆、成都等地的经验做法,引导本土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真正将“首发”变“久发”、“网红”变“长红”,激发首发经济的创新活力。
优化首发经济营商环境,吸引高能级首店落地。一是强化“首店”经济政策支持。制定首店相关标准,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常态化开展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首店经济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支持商业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支持品牌企业来云南开设首店,支持具有引领性的国内外品牌在云南开设高能级首店,对引进落地品牌首店的层级、数量、运营成效及经济影响等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二是培育发展一批本土品牌首店。按照发展壮大“资源经济”的思路,鼓励品牌首店的创新发展与发展资源经济的结合,充分挖掘和积极扶持本土品牌首店,鼓励蕴含我省特色的品牌开设首店。
举办丰富多彩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提升城市的时尚度和文化品位。一是强化首发、首秀、首展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活动的新品能级、参与人数、活动效益、媒体宣传等维度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支持。二是优化首发活动报批报备管理制度。对一定规模人数大型新品首发活动,推行同一场地同类活动一次许可报批制度。三是提供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建立首发、首秀、首展的进口商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对用于样品展示、新品发布等不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消费品提供便利化措施。
做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提升首发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商业街区和高端商业综合体,推出一批首发中心、首发新地标、首发空间、首发经济集聚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领域专业服务机构,支持专业机构开展全国首创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全球传播推介、行业高峰论坛等,做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加强首发经济宣传推广,对来我省举办的具有行业标杆性和市场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等给予宣传推介支持,不断提升首发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